金融排斥视角下中国金融区域差异探讨
发布时间:2022-07-16 19:20
当前,金融排斥现象在我国不断扩大,为推动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满足当前的金融需求,必须要解决这些金融排斥现象。本文首先对金融排斥的理论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数据检验以及实证分析等得出结果。同时根据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的情况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因地制宜、政策性以及协同发展方式来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实现我国政府治理金融有效性的提升。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金融排斥理论
二、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检验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三、中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聚类
(一)指标选择
(二)实证分析过程和结果
(三)中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指数分析
四、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二)以引导性政策为主,注意双向调整
(三)区域内部实现协同发展,小范围调节先于全国调节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 马晓丽. 经济师. 2019(10)
[2]新时期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J]. 张同功,刘江薇.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3)
[3]中国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异质需求[J]. 潘林伟,马迪,吴娅玲. 技术经济. 2017(10)
[4]中国金融资源配置非均衡区域差异分析[J]. 张彦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10)
本文编号:366312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金融排斥理论
二、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检验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三、中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的聚类
(一)指标选择
(二)实证分析过程和结果
(三)中国农村金融排斥区域差异指数分析
四、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二)以引导性政策为主,注意双向调整
(三)区域内部实现协同发展,小范围调节先于全国调节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 马晓丽. 经济师. 2019(10)
[2]新时期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J]. 张同功,刘江薇.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3)
[3]中国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异质需求[J]. 潘林伟,马迪,吴娅玲. 技术经济. 2017(10)
[4]中国金融资源配置非均衡区域差异分析[J]. 张彦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10)
本文编号:3663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66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