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背景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9 22:44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为市场提供了新的金融产品,拓宽了投资渠道,并以其违约率低、收益稳定而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危害,其造成的系统性风险极大地破坏了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确定了研究内容与方法并简述了研究重点与创新点,然后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接下来,在分析次贷危机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分别对住房抵押贷款发放阶段的信用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和次贷危机中金融监管的缺陷进行了分析。 在风险管理方面,本文首先运用度量信用风险的信贷组合观察模型(CPV)对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与宏观经济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模拟出的违约率进行了拟合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CLI、CPI、GDP增长率、基准利率、个人储蓄率、住宅开工增长率和标准普尔综合20城市住房价格指数七个宏观经济指标对住房抵押贷款的违...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及信用风险机理
2.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
2.1.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
2.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原理
2.1.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过程
2.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机理
2.2.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界定
2.2.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
第三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分析
3.1 美国次贷危机信用风险的演进
3.1.1 次贷危机信用风险的潜伏阶段
3.1.2 次贷危机信用风险的积累阶段
3.1.3 次贷危机信用风险的爆发阶段
3.2 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分析
3.2.1 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时的非理性风险
3.2.2 住房抵押贷款发放后的道德风险
3.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分析
3.3.1 特殊目的机构(SPV)的制度缺陷风险
3.3.2 证券设计和定价风险
3.3.3 信用增级风险
3.3.4 信用评级风险
3.3.5 管理机构风险
3.3.6 服务机构风险
3.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监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度量与防范
4.1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度量
4.1.1 信贷组合观察(CPV)模型概述
4.1.2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实证分析
4.2 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防范
4.2.1 非理性风险的防范
4.2.2 道德风险的防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及监管改革
5.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
5.1.1 特殊目的机构制度缺陷风险的防范
5.1.2 设计和定价风险的防范
5.1.3 信用增级风险的防范
5.1.4 信用评级风险的防范
5.1.5 其他参与主体风险的防范
5.2 金融监管改革
5.2.1 金融监管改革方向
5.2.2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初步构想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05891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及信用风险机理
2.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理论
2.1.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
2.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原理
2.1.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过程
2.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机理
2.2.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界定
2.2.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形成机理
第三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分析
3.1 美国次贷危机信用风险的演进
3.1.1 次贷危机信用风险的潜伏阶段
3.1.2 次贷危机信用风险的积累阶段
3.1.3 次贷危机信用风险的爆发阶段
3.2 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分析
3.2.1 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时的非理性风险
3.2.2 住房抵押贷款发放后的道德风险
3.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分析
3.3.1 特殊目的机构(SPV)的制度缺陷风险
3.3.2 证券设计和定价风险
3.3.3 信用增级风险
3.3.4 信用评级风险
3.3.5 管理机构风险
3.3.6 服务机构风险
3.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监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度量与防范
4.1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度量
4.1.1 信贷组合观察(CPV)模型概述
4.1.2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实证分析
4.2 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防范
4.2.1 非理性风险的防范
4.2.2 道德风险的防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及监管改革
5.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
5.1.1 特殊目的机构制度缺陷风险的防范
5.1.2 设计和定价风险的防范
5.1.3 信用增级风险的防范
5.1.4 信用评级风险的防范
5.1.5 其他参与主体风险的防范
5.2 金融监管改革
5.2.1 金融监管改革方向
5.2.2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初步构想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05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80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