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8 03:48
国际金融危机、货币危机、主权信用危机,当下是金融动荡的年代。危机的原因往往可以归结为制度存在缺陷和秩序理性正在丧失,因此,危机出现之时恰恰也正是反思监管制度和重构金融秩序的际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却又具有脆弱性,这缘于金融业的基础是信用而不是实在物,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左右,以至于维持一种向好的趋势远比生产好的产品更为重要。为了克服金融业的脆弱性,在各国的社会制度安排中,都要包括一套金融安全体系,以使能够及时化解金融业的风险,确保整体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银行监管制度就是这样的制度安排之一。 本文首先综述了银行监管理论和资本监管理论,然后对银行资本监管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银行资本监管的作用及其进行银行资本监管的必要性。接着分析银行监管行为的模式,并结合中国国有银行的实例对银行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前文内容提出对策和建议。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银行监管理论
0.2.2 资本监管理论
0.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0.3.1 研究思路
0.3.2 主要内容
0.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0.4.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0.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 银行监管理论概述
1.1 银行资本监管的含义
1.2 银行资本监管的功能
1.3 银行资本监管的主要制度规则及其约束效力
2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2.1 银行业的经济核心地位
2.1.1 银行是经济运行的中介和社会信用之基
2.1.2 银行的创新功能和社会风险吸收功能无可替代
2.1.3 虚拟经济下银行业固有风险急速扩散进一步凸显其核心地位
2.2 银行的脆弱性
2.2.1 何谓银行的脆弱性
2.2.2 银行脆弱性的成因
2.2.3 中国银行业的脆弱性
2.3 金融和经济安全取决于银行的安全
3 银行监管行为的模式及实例分析
3.1 对银行监管规避行为的界定
3.1.1 监管规避行为的构成
3.1.2 银行监管规避与监管资本套利
3.1.3 银行监管规避与监管套利
3.2 银行规避资本监管制度的现象呈现逐步扩大化的趋势
3.3 银行监管规避行为的基本模式
3.3.1 契约型监管规避行为
3.3.2 非契约型监管规避行为
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共管基金”剥离不良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案例
3.4.1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以“共管基金”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3.4.2 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满足各项监管指标的其他措施
4 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资本监管法律调控机制
4.1.1 完善激励相容的监管机制,消除银行规避监管制度的初始动因
4.1.2 完善对银行实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机制,压缩监管规避行为的空间
4.1.3 加快金融安全体系相关立法进程,强化资本监管的制度功能
4.2 完善我国银行创新产品的监管约束机制
4.2.1 树立安全与效率平衡的监管理念,不断完善创新产品监管法律制度
4.2.2 强化银行创新产品的监管控制,防止创新产品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风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811924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银行监管理论
0.2.2 资本监管理论
0.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0.3.1 研究思路
0.3.2 主要内容
0.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0.4.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0.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 银行监管理论概述
1.1 银行资本监管的含义
1.2 银行资本监管的功能
1.3 银行资本监管的主要制度规则及其约束效力
2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2.1 银行业的经济核心地位
2.1.1 银行是经济运行的中介和社会信用之基
2.1.2 银行的创新功能和社会风险吸收功能无可替代
2.1.3 虚拟经济下银行业固有风险急速扩散进一步凸显其核心地位
2.2 银行的脆弱性
2.2.1 何谓银行的脆弱性
2.2.2 银行脆弱性的成因
2.2.3 中国银行业的脆弱性
2.3 金融和经济安全取决于银行的安全
3 银行监管行为的模式及实例分析
3.1 对银行监管规避行为的界定
3.1.1 监管规避行为的构成
3.1.2 银行监管规避与监管资本套利
3.1.3 银行监管规避与监管套利
3.2 银行规避资本监管制度的现象呈现逐步扩大化的趋势
3.3 银行监管规避行为的基本模式
3.3.1 契约型监管规避行为
3.3.2 非契约型监管规避行为
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设立“共管基金”剥离不良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案例
3.4.1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以“共管基金”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3.4.2 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满足各项监管指标的其他措施
4 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资本监管法律调控机制
4.1.1 完善激励相容的监管机制,消除银行规避监管制度的初始动因
4.1.2 完善对银行实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机制,压缩监管规避行为的空间
4.1.3 加快金融安全体系相关立法进程,强化资本监管的制度功能
4.2 完善我国银行创新产品的监管约束机制
4.2.1 树立安全与效率平衡的监管理念,不断完善创新产品监管法律制度
4.2.2 强化银行创新产品的监管控制,防止创新产品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风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811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81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