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研究
【摘要】: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仅作为商业银行的技术支持到深入金融业务领域,直至2013年被誉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一些银行、券商也开始向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转型,加速建设线上创新型平台。互联网金融逐步冲击着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在商业银行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入手,并通过SWOT分析法将互联网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最终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原则以及具体拓展措施,并以期指导实践。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分别阐述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并从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格局。其次进行SWOT分析,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情况,从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实施进行分析,旨在为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拓展提供前期准备。然后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原则”、“收益与风险对称原则”、“传统业务与互联网结合互动原则”、“立足国内与借鉴国外相结合原则”以及“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统筹发展原则”,分别从中间业务、资产、负债以及整体业务方面提出具体拓展举措。最后以中国银行为例考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业务拓展情况,并再次验证第四章所提出原则与措施的应用情况及可行度。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业务拓展 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引言8-14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文献综述9-11
- 1.2.1 国外文献综述9-10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0-11
- 1.2.3 文献述评11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结构11-13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3.3 框架结构13
- 1.4 可能的创新点13-14
-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现状14-25
- 2.1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14-19
- 2.1.1 互联网金融内涵14
- 2.1.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14-16
- 2.1.3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16-18
- 2.1.4 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18-19
- 2.2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格局19-25
- 2.2.1 资产业务19-20
- 2.2.2 负债业务20-21
- 2.2.3 中间业务21-25
- 第3章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SWOT分析25-34
- 3.1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内部能力分析25-29
- 3.1.1 优势因素(Strengths)分析25-28
- 3.1.2 劣势因素(Weaknesses)分析28-29
- 3.2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外部环境分析29-34
- 3.2.1 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分析29-30
- 3.2.2 威胁因素(Threatens)分析30-34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与深化研究34-45
- 4.1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原则34-37
- 4.1.1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原则34-35
- 4.1.2 收益与风险对称原则35-36
- 4.1.3 传统业务与互联网结合互动原则36
- 4.1.4 立足国内与借鉴国外相结合原则36
- 4.1.5 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统筹发展原则36-37
- 4.2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与深化措施37-45
- 4.2.1 互联网背景下中间业务拓展与深化的具体措施37-38
- 4.2.2 互联网背景下资产业务的拓展与深化的具体措施38-40
- 4.2.3 互联网背景下负债业务的拓展与深化的具体措施40-41
- 4.2.4 互联网背景下整体业务的拓展与深化的具体措施41-45
- 第5章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案例分析——以中国银行为例45-56
- 5.1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银行资产业务拓展情况45-46
- 5.2 互联网背景下负债业务拓展情况46-47
- 5.3 互联网背景下中间业务拓展情况47-49
- 5.4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银行综合业务的发展概况49-56
- 第6章结论与政策建议56-58
- 6.1 结论56
- 6.2 政策建议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互联网经济?[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年03期
2 刘然;纵论互联网经济[J];市场与电脑;2000年12期
3 唐民皓;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法律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0年05期
4 冉永平;别神化互联网[J];中国职工教育;2000年11期
5 康乔;互联网观点互联网:管制还是放开?[J];中外企业文化;2000年20期
6 ;互联网企业[J];中国乡镇企业;2000年10期
7 张黎刚;互联网错了吗?[J];知识经济;2000年12期
8 宋建民;迅猛发展的互联网经济[J];华东科技;2000年04期
9 潘塞;萧条背后的繁荣[J];商务周刊;2000年03期
10 潇秦;;互联网经济知多少?[J];经济管理;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鸿平;;互联网技术应用与救捞科技信息的传播[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炜;;破译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背后的经济学密码[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徐永华;;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创新转型[A];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企业主要的转型与创新[A];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报告2013[C];2013年
5 孙晓鹏;;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4: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创新与共享[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钢;互联网经济前景仍然看好[N];国际商报;2001年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谢怀军;互联网经济的价值和生产力[N];网络世界;2001年
3 本报记者 逄丹;互联网经济下的网络畅想[N];通信产业报;2013年
4 赛迪智库 贺石昊 栾群;世界各国积极应对互联网经济[N];中国电子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伟;互联网电视:互联网企业的“下一盘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6 刘q
本文编号:758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75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