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事件冲击与我国外汇储备的期限结构管理——基于美债上限调整的事件研究
本文关键词:宏观事件冲击与我国外汇储备的期限结构管理——基于美债上限调整的事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外汇储备 期限结构管理 宏观事件冲击 美国国债上限调整
【摘要】: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日益成为威胁外汇资产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单一集中的期限配置方式并不利于抵御外来冲击、防范信用风险。在此背景下,文章构建了宏观事件冲击下不同期限主权信用风险调整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美国20次提高债务上限作为重大冲击,实证检验了不同期限主权信用风险调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美债上限提高引发了主权信用风险调整,事件前短期风险增大而长期风险减小,事件后短期风险减小而长期风险增大;(2)长期风险调整取决于经济、财政和货币环境等基本面因素,而短期风险调整主要受到美元走势、交易活跃度和投资者情绪等市场环境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宏观事件冲击下的期限套利机会,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市场因素,适时适度调整资产期限结构,以实现我国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期限结构管理 宏观事件冲击 美国国债上限调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GJ027)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JGC14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色项目(TS3-0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项目(201502YY003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422)的资助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大量积累,如何安排好储备资产结构日益成为外汇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外汇储备结构管理分成两大部分: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前者指将储备资产配置于何种币种以及各种货币的合理份额,后者则是关于每种货币下投资工具的确定及期限结构安排(Roger,1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苏江;黄运成;;主权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发展现状及功能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2 张志超;;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文献述评(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郑振龙;;资产价格隐含信息分析框架:目标、方法与应用[J];经济学动态;2012年03期
4 齐天翔;葛鹤军;;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J];科学决策;2014年06期
5 陈珂;成博;杨胜刚;;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期限配置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3年08期
6 徐永林;张志超;;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国际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青;;外汇储备与金融危机中的汇率稳定[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2 张斌;;亚洲经济体是否应该在外汇储备中增加亚洲货币资产——基于中国的答案[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3 巴曙松;孙兴亮;顾磊;;主权CDS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4 许朝晖;钟宏涛;;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动态路径分析[J];东南学术;2013年04期
5 廖泽芳;;欧洲经济失衡模式及调整困境——基于超主权货币视角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1期
6 张斌;;外汇储备的资产属性、改革方案与还汇于民[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06期
7 郑振龙;孙清泉;杨涵宇;;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持仓额的信息含量研究[J];当代财经;2015年02期
8 鲁篱;;外汇储备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5年04期
9 郑振龙;陈蓉;王磊;;汇率相关性的预测与全球资产配置[J];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03期
10 李巍;张志超;;一个基于金融稳定的外汇储备分析框架——兼论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忠洲;;本币升值影响外汇储备的实证分析:2003-2007[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朱孟楠;张雪鹿;邱紫华;;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的合意动态结构及其中长期影响因素——基于风险溢酬的视角[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雨;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1年
2 涂菲;国际关键货币的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野驰;东亚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陈奉先;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影响与数量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邓敏;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时机抉择及政策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袁媛;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财务风险管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8 李智勇;次贷危机的扩散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石凯;论结构优化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罗彬杰;基于社会网络的在线投融资服务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宁(Bennet Voorhees);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姜娟;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赵擎;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段勇兵;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迎晓;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选择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6 刘影;主权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和国债市场的价格联动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7 田恬;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背景下的金融合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马争艳;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马圣志;我国最优外汇币种结构配置的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10 李惠云;最优外汇储备理论与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国强;孙新宝;;我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宏观决定因素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2 姜昱;邢曙光;;基于DCC-GARCH-CVaR的外汇储备汇率风险动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3 张燃;;信用价差变化的决定因素——一个宏观视角[J];当代财经;2008年09期
4 郑振龙;陈志英;;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动态相关性分析[J];当代财经;2011年02期
5 杨胜刚;龙张红;陈珂;;基于双基准与多风险制度下的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2期
6 徐浩萍;杨国超;;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跨市场效应——对债券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3年02期
7 房蒙;段希文;;我国短期融资券利差的宏观影响机制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张志超;;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文献述评(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胡秋灵;马丽;;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10 周宏;徐兆铭;彭丽华;杨萌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2007-2009年月度面板数据[J];会计研究;201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岚;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决定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安国;论国债期限结构的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5期
2 任兆璋;李鹏;;流动性风险对可违约债券信用利差期限结构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年03期
3 李礼;齐寅峰;;我国企业的负债期限结构研究——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宋福铁;陈浪南;;卡尔曼滤波法模拟和预测沪市国债期限结构[J];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5 程碧波;;关于收益期限结构的探讨[J];中国商贸;2009年07期
6 易杰;易律;;发行企业债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企业家天地;1994年07期
7 胡坤;国债期限结构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J];上海金融;1996年12期
8 赵新安;;我国现阶段国债期限结构研究[J];金融与市场;1999年09期
9 郭小燕;;上证A指预测波动率期限结构的实证分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盛默;利率的期限结构及其理论基础[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明超;费一文;;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特征研究[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勤峰;央行着力调整回笼工具期限结构[N];中国证券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银行锦州市中心支行 宋洋;贷款期限结构对地区经济的影响[N];中国信息报;2012年
3 崔岑;我市国债销售呈现良好态势[N];乌海日报;2014年
4 记者 田俊荣邋许志峰;央行买入特别国债[N];人民日报;2007年
5 建娃;理财八大败招[N];山西科技报;2003年
6 叶燕武;机构视野中的商品投资[N];期货日报;2008年
7 广发期货投资研究部 杨威邋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机构业务部 李越;股指期货的“期限结构”套利[N];期货日报;2007年
8 闻涛;财政部央行完成特别国债“对敲”[N];证券时报;2007年
9 新湖期货研发中心;继续低位振荡 远期高升水格局不变[N];期货日报;2008年
10 银河证券 王群航;追求基金资产稳定增值[N];中国证券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敬雅斌;探讨期限结构中收益率差及其与经济前景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磊;信用价差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龚永光;多因子混合模型在期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4 程赵宏;期货价格期限结构隐含信息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王亦奇;利率动态期限结构及利率衍生品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嘉庆;一般违约强度下的可违约债券的期限结构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钟赞;期限结构估测法在利率衍生产品定价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2年
8 郭成亮;负债期限结构与企业投资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王有轶;SHIBOR期限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邓光源;国债期限结构构造和人民币互换定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81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88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