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能力与企业绩效:供应链敏捷与集成的双重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11 18:32
在当今竞争激烈、高度动荡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专注于实施能够创造价值、提高绩效的战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实施对企业价值创造和绩效提升的作用。国家也积极推进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期培育经济新动力。然而,在电子商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却发现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方面,很多学者指出电子商务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部分研究却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因此,电子商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的研究聚焦于电子商务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根据企业资源观和能力层级观,将企业的电子商务能力分为低阶的电子商务系统能力与高阶的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在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下,着重考虑了供应链敏捷与供应链集成的双重中介作用。并将供应链绩效纳入企业绩效的测量范围,建立了二阶构成型测量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利用SPSS、SmartPLS、Mplu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验证本研究构建的模型与提出的假设。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电子商务能力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2)电子商务能力有助于提高供应链敏捷与供应链集成;(3)供应链敏捷与供应链集成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子商务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现状
1.2.2 电子商务、供应链敏捷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现状
1.2.3 电子商务、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现状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企业资源观
2.1.2 能力层级观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电子商务能力
2.2.2 供应链敏捷
2.2.3 供应链集成
2.2.4 企业绩效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研究模型的构建
3.2 研究假设
3.2.1 电子商务能力与企业绩效
3.2.2 电子商务能力、供应链敏捷与企业绩效
3.2.3 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
3.2.4 中介效应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测量体系的选择
4.1.1 构成型测量项与反映型测量项
4.1.2 高阶构念
4.2 量表设计与开发
4.2.1 自变量测量指标
4.2.2 中介变量测量指标
4.2.3 因变量测量指标
4.2.4 指标重复法
4.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测量模型分析
5.1.1 信度分析
5.1.2 效度分析
5.2 模型评价
5.3 假设检验
5.3.1 直接效应的假设检验
5.3.2 中介效应的假设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60027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子商务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现状
1.2.2 电子商务、供应链敏捷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现状
1.2.3 电子商务、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的研究现状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企业资源观
2.1.2 能力层级观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电子商务能力
2.2.2 供应链敏捷
2.2.3 供应链集成
2.2.4 企业绩效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研究模型的构建
3.2 研究假设
3.2.1 电子商务能力与企业绩效
3.2.2 电子商务能力、供应链敏捷与企业绩效
3.2.3 供应链集成与企业绩效
3.2.4 中介效应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测量体系的选择
4.1.1 构成型测量项与反映型测量项
4.1.2 高阶构念
4.2 量表设计与开发
4.2.1 自变量测量指标
4.2.2 中介变量测量指标
4.2.3 因变量测量指标
4.2.4 指标重复法
4.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测量模型分析
5.1.1 信度分析
5.1.2 效度分析
5.2 模型评价
5.3 假设检验
5.3.1 直接效应的假设检验
5.3.2 中介效应的假设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60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76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