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基于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的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4:12

  本文关键词:基于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的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运用偏离一份额空间结构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八大城市五类现代服务业的参考地区分量、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及总偏离分量和总变化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这与该区域初期产业布局雷同和承接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转移的工作重心紧密相关;区域内现代服务业呈梯度发展特点,合肥、芜湖、马鞍山处于第一梯队,其余五市处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城市的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强,核心位置不明显.为获得区域竞争优势,各市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过程中最核心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如合肥主要布局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芜湖主要布局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马鞍山主要布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房地产业.最后从观念、机制、产业融合以及战略和格局等四大方面给出了八点具体的发展建议.
【作者单位】: 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铜陵学院金融学院;
【关键词】偏离—份额 皖江城市带 现代服务业 产业联动
【基金】: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业生态化视阈下皖江城市带重点布局产业联动研究》(SK2013B530) 2013年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支持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模式与路径》(2013SQRW074ZD)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1名词的界定及问题的提出 皖江城市带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以产业转移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对我国经济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原巢湖市已于2011年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陈亮;姚启俊;;把握重大战略机遇 推动安徽奋力崛起——我省召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J];江淮;2010年02期

2 方昕;吴苗苗;;皖江城市带中的浙江机遇[J];今日浙江;2010年15期

3 ;皖江如练系民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充分就业专题[J];中国就业;2010年07期

4 胡德平;;抓住新机遇 打造新平台——安徽省出台多项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业新措施[J];中国就业;2010年07期

5 郑兰祥;吴瑶;;金融支持产业转移对策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34期

6 程霞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许成真;丰荣基;张一峰;伍涛;;浅析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8 彭玉华;;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因素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陈旭;;皖江城市带汽车产业的广域集群[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9期

10 朱盛毅;许跃辉;郭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循环经济现状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汝幸;;皖江城市带森林碳汇的空间分布[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实施立法意见[N];安庆日报;2009年

2 安视;40条政策为“皖江城市带”助力[N];安徽经济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叶立新 张文连;“皖江城市带”领航安徽工业迅跑[N];安徽经济报;2010年

4 记者 李国政;出台二十四项措施支持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N];中国工商报;2010年

5 记者 洪敬谱;实施24条措施推进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6 记者 李道龙;孙志刚来芜调研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N];芜湖日报;2010年

7 张珍珠;皖江城市带谋求区域竞争力[N];中国经营报;2012年

8 闵继胜;以“四个转变”促皖江城市带农业升级[N];安徽日报;2014年

9 张廷龙;推动皖江城市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N];安徽日报;2014年

10 马丽;专家出谋繁荣皖江城市带[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媛;皖江城市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2 李久林;基于DEA-ESDA的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评价[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3 张文霞;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用地调控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李帅旗;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皖江城市带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马正圣;皖江城市带中职学校体育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邓小舟;皖江城市带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邱立伟;基于GRA-TOPSIS的皖江城市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孙洪斌;皖江城市带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9 赵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王立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与实证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偏离-份额空间结构模型的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438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