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不断的发展,服务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在整体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仅能够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失业率,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健康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在服务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占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事关现代经济增长,且二者关系密切。本文的目标是优化健康服务业产业结构,研究对象是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业,并结合其发展现状,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政策建议。论文以利用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及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首先对我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着重介绍了美国、上海等健康服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并启示了我省发展健康服务业的策略;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黑龙江省与上海市的健康服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其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应大力发展商业保险行业,这其中包括了基本养老保险,使其成为带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主导行业;并着重发展保健护理行业、卫生机构、专科医院,发挥其协调整体产业发展的作用;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作为实证依据,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规范与促进配套产业发展,推动健康服务产业高校发展;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深化产业体制改革;提供支持与研发,加速健康保险业发展;推动健康服务业各领域有机结合;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大数据”;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行业。
【关键词】:健康服务业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1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4
- 1.2.1 研究目的14
- 1.2.2 研究意义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19
- 1.4.1 研究内容17
- 1.4.2 研究方法17-19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述19-24
- 2.1 概念界定19-21
- 2.1.1 健康服务产业19
- 2.1.2 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19-20
- 2.1.3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20
- 2.1.4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20-21
- 2.2 理论基础21-24
- 2.2.1 比较优势理论21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21-22
- 2.2.3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22-23
- 2.2.4 产业集群理论23-24
- 3 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4-32
- 3.1 健康服务业总体概况24-26
- 3.2 健康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概况26-30
- 3.2.1 医疗服务业26-27
- 3.2.2 健康管理与促进27-29
- 3.2.3 健康保险业29-30
- 3.3 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30-32
- 3.3.1 产业发展不协调30
- 3.3.2 产业经济贡献低,缺少良性循环30
- 3.3.3 产业内部层次结构不合理30-31
- 3.3.4 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升级慢31-32
- 4 中外健康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借鉴32-38
- 4.1 美国健康服务业现状32-33
- 4.1.1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模式32
- 4.1.2 贡献大的纽约健康服务体系32-33
- 4.1.3 产业组织结构合理33
- 4.1.4 高等学府的集聚成为纽约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保证33
- 4.2 启示及政策建议33-34
- 4.2.1 建立和谐的健康服务业组织体系33-34
- 4.2.2 以科技集群促进产业集群,建设世界性健康服务产业中心34
- 4.3 上海健康服务业的现状34-35
- 4.3.1 在基础研究和专业人才方面实力雄厚34
- 4.3.2 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基础好、规模大34-35
- 4.3.3 区位条件优越,三大市场支撑35
- 4.4 启示及政策建议35-38
- 4.4.1 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产业运营效率35-36
- 4.4.2 大力发展专科医院36
- 4.4.3 鼓励医疗机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36-37
- 4.4.4 发展商业医疗保险37-38
- 5 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分析38-44
- 5.1 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38-39
- 5.1.1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38
- 5.1.2 关联系数的计算38-39
- 5.1.3 关联度的计算39
- 5.2 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39-41
- 5.2.1 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构建39
- 5.2.2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39-40
- 5.2.3 关联系数的计算40-41
- 5.2.4 灰色关联度计算41
- 5.3 上海健康服务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41-42
- 5.4 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42-44
- 6 黑龙江省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44-48
- 6.1 规范与促进配套产业发展,推动健康服务产业高效发展44
- 6.2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深化产业体制改革44-45
- 6.3 提供支持与研发,加速健康保险业发展45-46
- 6.4 推动健康服务业各领域有机融合46
- 6.5 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大数据”46-47
- 6.6 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行业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兆文,许绍忠;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2期
2 邹跃权;调动农民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性的途径[J];创造;2000年11期
3 徐匡迪;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呼格吉勒图;从产业结构的现状找准调整的突破口[J];内蒙古宣传;2000年01期
5 ;调整产业结构要在“准”字上下功夫[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09期
6 程晔;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04期
7 洪春;加快湖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J];统计与决策;2001年08期
8 杜传忠,李建标;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安徽产业结构纵横向比较[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04期
10 李力;2001年,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突出抓好三个环节[J];中国中小企业;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如贤;成盛超;王毅;;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与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邹礼瑞;乔海迎;;产业结构转移机制及地区产业结构转移若干问题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戴锦;;生态化的产业结构[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马慧强;;山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方正;周勤;;江苏和西部产业结构的衔接和互动模式[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树文;袁方;;创新驱动在实现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应用[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光;李久洲;;对廊坊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考[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桂丽;培育产业结构调整主体 从源头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西江日报记者 袁绫 实习生 白凌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N];西江日报;2012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张淼;献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江淮时报;2014年
4 孙曙英;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算合理[N];发展导报;2002年
5 臧斗尔;调整产业结构要多听群众意见[N];保定日报;2006年
6 广西大学商学院 张林;优化我区产业结构[N];广西日报;2007年
7 苗蓓;省政协调研产业结构优化[N];南通日报;2007年
8 孙红源 林静 作者单位:通化市房屋管理处;充分发挥品牌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N];通化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更新发展理念 调整产业结构[N];渭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鄢来雄;以节能降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中国信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波;我国铁矿需求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赵秀娟;低碳转型目标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3 李西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韶华;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晓倩;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高爽;徐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刘璐;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唐山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胡泽明;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段春莲;“泛珠三角”区域内云南省产业结构差异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陆道芬;八师石河子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杨露鑫;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9 姜江;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贾明乐;日本O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34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73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