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创新驱动与中国省际碳生产率变动
本文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规制 创新驱动 中国省际碳生产率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中国30个省份1995—2012年间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创新驱动等对提高中国省际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创新驱动对中国省际碳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创新驱动对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大于环境规制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大于创新驱动的影响。此外,城镇化的推进为各省提高碳生产率带来严峻挑战;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贸易开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对提高碳生产率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东部地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提高碳生产率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1995 to 2012 in 30 provinces of China,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 drive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provincial carbon productivity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 drive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hina's inter-provincial carbon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of grouping test show that the positive impact of innovation drive on carbon productivity in eastern China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carbon productivit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greater than that driven by innovation. In addition,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poses severe challeng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carbon productivity in the provinces, an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further increase the level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Expanding the opening up of trade and continuously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have a more remarkable effect on improving carbon productivity, and the eastern region will further impro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rais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碳生产率变动对制造业出口质量演进的影响研究”(14BJL05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外贸发展与碳强度下降的互动机理及其政策选择”(12YJC790104)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项目(JD1343) 江西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课题(JJ1024)
【分类号】: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邹骥;傅莎;王克;;中国实现碳强度削减目标的成本[J];环境保护;2009年24期
3 尹志超;甘犁;;香烟、美酒和收入[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4 吴晓华;李磊;;中国碳生产率与能源效率省际差异及提升潜力[J];经济地理;2014年05期
5 张永军;;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碳生产率增长[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6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顾凯平;;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2 陈铭泽;;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3 吴未;路平山;;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以惠民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王敬敏;朱益平;;河北省碳排放及其趋势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5 董智;王世进;;江苏省碳排放量特征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6 曹俊文;刘官站;;中国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2012年06期
7 王素凤;;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述评[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8 高阳;冯U,
本文编号:1538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3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