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发布时间:2018-04-03 10:51

  本文选题:信任 切入点:进取 出处:《经济管理》2016年01期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数据,对劳动者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进取精神和公平对社会信任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一个人工作越进取且又得到公平的待遇,其社会信任度会越高。对于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人,公平对社会信任的作用力度不同,并随着年代的推移呈现出递减趋势。收入也是影响社会信任的重要因素,信任随收入增长呈现出"U"型关系。是否为党派人士、教育水平、年龄、健康等对社会信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否为女性、负面经历、是否为非农业户口等对信任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还基于实证结论给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Labor Force dynamic Survey in 2012,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ocial trust of workers.It is found that both enterprising spirit and fairnes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social trust, and the more enterprising and fair treatment a person gets, the higher his social trust will be.For people born in different ages, fairness plays a different role in social trust, and it tends to decreas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Income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ocial trust, which shows a "U"-type relationship with income growth.Whether it is party, education, age, health and so on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social trust, whether it is female, negative experience, non-agricultural hukou, etc.,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rust.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媒体报道与公司治理:监督企业还是被企业捕获?”(71372146) 教育部规划项目“完善我国教育融资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安排”(13YJA790001) 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媒体报道的行为偏差:形成机理与治理方案”(Yq2013001)
【分类号】:F249.2;C9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孟天广;方然;;变迁社会中的社会信任:存量与变化——1990—2010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陆铭;张爽;;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农村公共信任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04期

3 李涛;黄纯纯;何兴强;周开国;;什么影响了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来自广东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4 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5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6 卢福财,刘满芝;信任扩展与家族企业创新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9期

7 李新春;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8 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9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10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映伶;吴华安;;关于互联网信用交易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电子政务;2016年07期

2 吴元元;;食品安全共治中的信任断裂与制度因应[J];现代法学;2016年04期

3 周广肃;李沙浪;;消费不平等会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吗?[J];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4 李晓玲;方曙艳;;不同信任环境下CEO权力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崔巍;;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6 李青乘;仇童伟;李宁;;产权情景、社会信任与土地产权的社会认同[J];江海学刊;2016年04期

7 黄送钦;;信任环境、政企关联与企业捐赠——基于企业所有权的视角[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8 叶文平;李新春;朱沆;刘良;;隐性制度规则:地区关系文化异质性与指数构建[J];管理学季刊;2016年Z1期

9 叶茜茜;;社会资本参与、民间金融发展及其关系探析——基于区域经济增长视角的实证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10 孙雨晴;郭一蓉;李朋波;;辱虐管理的破坏性在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荣;胡康;;城乡居民社会资本构成的差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3 李涛,李红;双方关系、关系网络、法院与政府:中国非国有企业间信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4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5 董才生;信任本质与类型的社会学阐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卢峰,姚洋;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7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8 李新春;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9 张维迎,柯荣住;诉讼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解释——以契约纠纷的基层法院判决书为例的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10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才生;中西社会信任的制度比较[J];学习与探索;2005年01期

2 李萍;;构建社会信任应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李刚;聂建华;付金方;;转型期中介组织对社会信任建构的功能反思[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杨秀香;腾瑜;;社会信任与现代市场经济[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筑牢社会信任基石[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5期

6 赵莉苹;;社会信任道德的危机与重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陈立新;;浅淅重建社会信任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9期

8 宋时全;转型期我国社会信任的表现及其重建途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董才生,吴克领;论社会信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白春阳;;社会信任的基本形式解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何凌云;鲁元平;;所属领域:制度经济学腐败、社会信任与居民主观幸福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静雅;胡荣;;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的构成及影响因素[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史宇鹏;李涛;丁彦超;;政府行为与社会信任: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徐延辉;;社会资本与道德生产力[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东霖;;基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信任缺失问题研究[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井世洁;杨宜音;;中国民众社会信任感的阶层及区域特征[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8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杭生;当社会信任出问题的时候[N];北京日报;2007年

2 程铁军;增进社会信任 促进社会和谐[N];安徽日报;2009年

3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沈殿忠;务必重构社会信任[N];辽宁日报;2012年

4 韩哲;重建社会信任,贵在法律被尊重[N];北京商报;2013年

5 湖北武汉高校教师 刘义昆;用制度重建社会信任[N];重庆日报;2013年

6 刘义昆;遏制权力失控 重建社会信任[N];济南日报;2013年

7 广东 编辑 禹海君;“失主不信”折射社会信任裂痕[N];法制日报;2013年

8 顾远 特约撰稿人;社会信任的失去与重建[N];东方早报;2011年

9 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杨大力;社会信任的政治基础[N];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记者 孙行之;重建社会信任需要“共情心”[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2 谢宝婷;社会信任的困境与基础[D];上海大学;2011年

3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永飞;和谐社区建设背景下城市居民的现代社会信任现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时斌;信任危机背景下我国社会信任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娜;电子商务中大学生社会信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范凌霞;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社会信任的影响及其演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静文;社会信任视角下的网络动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盼;社会信任的建构:一种非营利组织的视角[D];武汉大学;2005年

7 雷金星;广西社会信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阳振华;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危机与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陆凤娟;农村社会信任现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裴斐;我国转型期的社会信任危机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04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04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