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文化资本估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0-11-09 13:58
   文化投资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人们深信,文化不仅是社会伦理、道德文明等社会价值体系的基础,而且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其机理至今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各种有关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严谨的经济计量分析。本文从文化资本的新视角实证分析文化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文化资本理论以及文化和文化产业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第三章对文化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化资本概念内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构建我国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第四章进行中国文化资本估算研究,估算了我国1978-2008年的文化资本存量时间序列数据;第五章基于文化资本变量和经济产出变量进行协整分析,探讨两者的动态均衡关系;第六章基于新古典生产函数,研究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七章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模型研究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首先,对文化资本以及相关概念文化、文化产业等理论进行文献整理研究。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文化资本、文化和文化产业等概念的定义,通过比较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分类来界定文化资本品的边界,归纳文化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整理归纳文化资本理论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重点介绍了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资本理论和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斯罗斯比(David Throsby)将文化资本概念引进经济学分析的研究成果。此外,整理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在文化、文化产业及无形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重点归纳了国际上采用CHS模式和永续盘存法(PIM)进行无形资本估算的研究成果及方法。 其次,对文化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资本的角度进一步明晰文化资本的概念内涵:文化资本是文化价值积累而成的无形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双重属性,其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无形的文化价值含量,与其物质载体的经济价值基本无关。在经济学研究和文化生产统计实践中,文化资本指可交易可流通以及可积累的现代文化资本品。文化资本以有形的物质器物为载体,有些载体的外观对文化鉴赏活动以及文化和经济价值衡量有直接影响,例如绘画、雕塑等;有些载体外观对文化鉴赏活动和价值衡量没有直接影响,如图书、CD等。文化资本是一种广义的资本形式,是文化产品的价值运动形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普遍存在于各种产业链当中。文化是文化生产的创意源泉,文化产业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文化产品是文化资本积累的来源。文化资本具有一般资本要素的共性,即增值性、运动性和独立性等,同时具有独特的个性,即文化性、创新性和共享性。基于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将文化资本分为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三种细分类型。 第三,采用CHS模式和永续盘存法(PIM)估算我国文化资本投资和存量。结果表明,我国文化资本投资占GDP比例比较小,在2006-2008年期间只有1.4%,不及美国和日本的一半。版权资本是我国文化资本的主要构成部分,约占了一半份额。 第四,根据协整理论及相关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文化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存在协整关系。文化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经济增长也是文化资本存量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两个变量互为因果关系。文化可以通过文化资本这种生产要素,有效地作用于经济增长,比较深刻地阐释了文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 第五,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引入文化资本变量,测算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不变的情况下,文化资本存量每增长1%,GDP增长0.18%。相比而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GDP的影响仍然比文化资本大,物质资本存量每增长1%,GDP增长0.55%;人力资本存量每增长1%,GDP增长0.91%。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GDP对文化资本存量的正冲击呈正向反应,而且这一冲击具有显著和持续的促进作用。当文化资本存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在前5年、前10年和前20年积累分别提高0.045540、0.054666和0.111177个百分点。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文化资本存量对GDP的贡献率约17%。 第六,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文化资本与其它资本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并采用面板数据空间滞后模型研究文化资本及其他资本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呈现正的空间相关性,在考虑邻近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因素之后,文化资本每增长1%,促进GDP增长0.379%,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则相应减小,其弹性分别降为0.339和0.769。因此,通过加大文化投资,促进文化资本积累,可进一步推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资本的输出,更大程度地促进经济增长。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124;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化资本及相关理论研究文献
        2.1.1 文化和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研究文献
        2.1.2 文化经济学理论研究文献
        2.1.3 文化资本主要理论研究文献
    2.2 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文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资本理论研究
    3.1 文化资本的概念内涵
        3.1.1 不同学科的文化资本概念
        3.1.2 文化资本的共性和个性
        3.1.3 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资本、文化、文化财富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3.1.4 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知识资本等资本概念的辨析
    3.2 文化资本的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3.2.1 文化资本的形成与表现形态
        3.2.2 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3.3 文化资本的估算研究
        3.3.1 永续盘存法概说
        3.3.2 中国文化资本投资与存量的估算指标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文化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882
    4.1 中国文化资本估算
        4.1.1 创意资本估算
        4.1.2 品牌资本估算
        4.1.3 版权资本估算
    4.2 我国文化资本投资与存量的国际比较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5.1 协整理论概述
    5.2 文化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检验
    5.3 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6.1 新古典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概说
    6.2 中国物质资本存量估算
    6.3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
    6.4 中国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6.4.1 协整检验
        6.4.2 文化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省级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7.1 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概述
    7.2 中国省级文化资本估算及分布特点
        7.2.1 中国省级文化资本估算
        7.2.2 我国文化资本区域分布特点
    7.3 中国省级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帆帆;商贸流通业的资本服务测算及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6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76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