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蚁族群体住房供给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2 12:2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其内在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住房作为人们基本生存的权力,深深影响着蚁族群体的生活状况。从我国目前现实来,蚁族群体住房的解决存在着“三个不可能”,即“80后”蚁族依靠政府解决住房现在不可能;依靠房地产开发商主动降价来解决住房未来不可能;依靠自我工薪收入来解决住房更加不可能。因此,从蚁族群体现实出发,研究和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蚁族群体住房供给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目前有关蚁族群体住房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公共住房模式的回顾和梳理,分析总结了对我国蚁族住房供给的经验和启示;并从理论上阐述了政府提供蚁族住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政府应利用各种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参与到蚁族住房供给中来。接着,在针对南京蚁族群体就业、创业和住房现实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蚁族群体住房的需求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CMAT住房供给模式。并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对CMAT模式进行了全面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的主要结构如下:全文分为五部分,共八章...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理论依据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与范畴
        1.4.1 蚁族
        1.4.2 公共住房
        1.4.3 住房供给模式
2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现状与问题
    2.1 我国蚁族群体的特征与规模结构
        2.1.1 蚁族的基本内涵
        2.1.2 我国蚁族群体的规模结构
        2.1.3 蚁族现象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持续存在
    2.2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2.1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的现状分析
        2.2.2 蚁族群体住房存在“三个不可能”现象
        2.2.3 蚁族群体住房解决亟待政府社会的极大关注
    2.3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问题的根源分析
        2.3.1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
        2.3.2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问题产生的微观因素
        2.3.3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问题产生的其他因素分析
3 国内外公共住房供给模式分析
    3.1 国外公共住房供给模式
        3.1.1 美国公共住房供给模式
        3.1.2 日本公共住房供给模式
        3.1.3 韩国公共住房供给模式
        3.1.4 对我国蚁族群体住房供给模式的启示
    3.2 我国公共住房供给模式回顾
        3.2.1 我国公共住房供给政策的演变及其现状
        3.2.2 我国公共住房的供给模式分类
        3.2.3 我国公共住房供给模式评价
        3.2.4 现有公共住房无法有效满足蚁族群体住房需求
4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供给模式解读
    4.1 “效用论”对蚁族群体住房需求的解释
        4.1.1 蚁族群体行为特征与效用属性
        4.1.2 蚁族群体住房的效用理论模型
        4.1.3 住房对于蚁族群体的重要意义
    4.2 住房相关理论对蚁族群体住房供给的解读
        4.2.1 “住房过滤论”和蚁族群体住房供给
        4.2.2 “社会保障理论”与蚁族群体住房供给
    4.3 公共产品与蚁族群体住房供给
        4.3.1 公共产品供给与政府责任
        4.3.2 公共产品供给与企业社会责任
        4.3.3 蚁族群体住房供给—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的方式
5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需求的实证研究—基于南京的调查
    5.1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
    5.2 蚁族群体实态描述
        5.2.1 蚁族群体的基本情况
        5.2.2 蚁族群体就业情况
        5.2.3 个人收支状况
    5.3 蚁族群体居住实态描述
        5.3.1 蚁族居住情况
        5.3.2 蚁族群体住房需求
    5.4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的基本标准
        5.4.1 蚁族群体住房需求的回归分析
        5.4.2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的基本标准
6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 CMAT 模式理论分析
    6.1 CMAT 模式的提出
        6.1.1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需求特征
        6.1.2 CMAT 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1.3 CMAT 模式释义与内涵
    6.2 CMAT 模式蚁族租赁房产业价值链探析
        6.2.1 产业价值链理论
        6.2.2 基于租赁开发流程的 CMAT 模式蚁族租赁房产业价值链
        6.2.3 基于蚁族群体价值的 CMAT 模式产业价值链
        6.2.4 CMAT 模式价值链评价
    6.3 CMAT 模式风险研究
        6.3.1 CMAT 模式风险分类
        6.3.2 CMAT 模式风险规避与分担
    6.4 CMAT 模式下政府与开发商行为博弈研究
        6.4.1 CMAT 模式下政府与开发商行为博弈分析
        6.4.2 政府和开发商博弈模型的建立
        6.4.3 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博弈模型的求解
        6.4.4 政府和开发商行为博弈的研究结论
7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供给 CMAT 模式的构建
    7.1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的标准
        7.1.1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种类
        7.1.2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的舒适度与便利度评价指标
        7.1.3 CMAT 模式蚁族住房租赁定价方式
        7.1.4 CMAT 模式下住房面积划分
    7.2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的建设模式
        7.2.1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的建设模式概述
        7.2.2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的建设模式具体分析
        7.2.3 CMAT 建设模式比较
    7.3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的融资模式
        7.3.1 融资模式概述
        7.3.2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的融资模式分析
        7.3.3 CMAT 融资模式比较
    7.4 CMAT 模式住房的蚁族群体进住方式
        7.4.1 CMAT 模式住房进住主体的准入机制分析
        7.4.2 CMAT 模式下进住主体的退出机制分析
        7.4.3 CMAT 模式住房供给的循环利用方式
8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供给的对策与建议
    8.1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供给的政策法规支撑
        8.1.1 国家应从法律层面大力支持蚁族群体住房供给
        8.1.2 建立支持 CMAT 模式住房的政策法规体系
        8.1.3 切实落实支持 CMAT 模式住房的政策法规
    8.2 我国蚁族群体住房供给的金融支撑
        8.2.1 CMAT 住房供给模式融资需求大
        8.2.2 政府提供低息贷款促进 CMAT 住房供给模式的融资
        8.2.3 鼓励多种形式的金融融资模式
        8.2.4 切实推行支持 CMAT 模式的金融措施
    8.3 蚁族群体住房供给的文化支撑
        8.3.1 社会应对蚁族群体住房给予特殊关注
        8.3.2 蚁族群体城市融入的心理和社会文化支撑
    8.4 蚁族群体住房供给的企业支撑
        8.4.1 大力培育蚁族群体住房供给市场
        8.4.2 提高蚁族住房供给企业的基本素质
        8.4.3 提高企业的蚁族住房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蚁族群体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租赁住房定价模式探析[J]. 王先柱,刘洪玉.  中国房地产. 2011(21)
[2]西安市“蚁族”群体调研报告[J]. 单舒平.  中国青年研究. 2011(10)
[3]城市化中蚁族生存问题研究[J]. 田丽君.  经营管理者. 2011(17)
[4]“蚁族”群体媒体感知与普适认知的比较分析[J]. 梅筱雪,平静,刘畅,王群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5]我国保障性住房实施模式的效用分析模型[J]. 朱天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3)
[6]中国城市政府廉租房供给方式探讨[J]. 马君昭.  传承. 2011(21)
[7]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蚁族”现象分析[J]. 陈凯鸣.  金融经济. 2011(14)
[8]基于债券视角的保障房融资对策研究[J]. 张玉梅,王子柱,王青.  经济论坛. 2011(07)
[9]我国廉租房制度问题与对策探讨[J]. 吕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4)
[10]“蚁族”现象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影响调查分析[J]. 俞晓英.  时代金融. 2011(20)

博士论文
[1]我国城镇家庭生命周期资产组合选择行为的动态模拟[D]. 韩洁.复旦大学 2008
[2]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思想变迁研究(1949-2005)[D]. 王世联.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本住房权宪法保护[D]. 杨华平.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城市居民住房消费的差异性研究[D]. 郭笑.东北财经大学 2010
[3]基于过滤模型的上海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研究[D]. 吴静.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4]美国公共住房的困境与转型[D]. 候小伟.河北师范大学 2009
[5]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初步研究[D]. 杨丽琴.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低收入人群住房供给模式研究[D]. 牛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7]我国公共住房供给模式研究[D]. 简玲.浙江大学 2005
[8]廉租房融资模式研究[D]. 金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9]影响城市居民住房分层的分配因素分析[D]. 张蕾.武汉大学 2004
[10]廉租房供房模式的比较分析[D]. 向寿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5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675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