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房地产市场主体博弈分析与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17 19:07
  本论文旨在用理性预期和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探寻房地产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微观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政府政策,以期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是房地产市场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房地产市场主体具有理性预期特征和在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博弈行为,这种博弈既有合作的也有非合作的。房地产市场主体博弈具有内在的逻辑演进规律。 我国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满足消费者对房地产商品的需求,为城市、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增长,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市场波动较大、价格过高、宏观调控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房地产主体博弈的结果。 房地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是房地产市场主体博弈的核心。房地产商与消费者讨价还价的合作解受市场竞争性、个体讨价还价能力和公平认识的影响。房地产商面对刚性需求者具有索取高价的市场势力。投机性购房者构成市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房地产商与政府之间在土地买卖关系的合作博弈在实现拍卖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地的出让价格。政府经济利益的存在,使得政府对开发...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的理论基础
        1.2.1 理性预期理论
        1.2.2 博弈论
        1.2.3 经济和谐理论
    1.3 论文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1.4.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特征和博弈框架
    2.1 房地产市场主体
        2.1.1 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构成
        2.1.2 房地产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2.2 房地产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特征
        2.2.1 消费者的理性预期特征
        2.2.2 房地产商的理性预期特征
        2.2.3 银行的理性预期特征
        2.2.4 政府的理性预期特征
    2.3 房地产市场主体的博弈框架
        2.3.1 房地产市场主体的合作博弈框架
        2.3.2 房地产市场主体的非合作博弈框架
        2.3.3 房地产市场主体博弈的逻辑演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轨迹和现状
    3.1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阶段划分
        3.1.1 政府主导房地产实物分配,房地产市场初步发展(1949—1998)
        3.1.2 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房地产市场规范发展(1998—2003)
        3.1.3 政府强化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2003—2009)
    3.2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贡献
        3.2.1 为满足消费者的住房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
        3.2.2 为推动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2.3 为国家税收和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3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房地产市场波动问题
        3.3.2 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问题
        3.3.3 宏观调控效果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地产商、消费者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博弈
    4.1 房地产商、消费者和政府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
        4.1.1 房地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4.1.2 房地产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4.1.3 消费者与政府关于政府房价调控承诺的非合作博弈
    4.2 消费者、房地产商、政府内部主体之间的博弈
        4.2.1 供不应求时消费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
        4.2.2 房地产商之间关于合作的重复博弈
        4.2.3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关于调控政策的非合作博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银行与房地产商、消费者和政府之间的博弈
    5.1 银行与借款人(房地产商、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5.1.1 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合作博弈
        5.1.2 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逆向选择
    5.2 银行与政府关于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委托代理
    5.3 银行之间关于贷款标准的博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应理性预期分析
    6.1 理性看待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6.2 理性预期理论及政策主张
    6.3 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原因
        6.3.1 房价适度的自然合理增长及消费者城市的偏好选择预期不足
        6.3.2 需求理性预期不足
        6.3.3 政策效应预期差异
        6.3.4 有效供给理性预期不足
        6.3.5 房地产政策和制度设计的缺陷
        6.3.6 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落实预期不足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
    7.1 次贷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7.1.1 次贷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7.1.2 从美国房屋抵押贷款的主要流程看危机的形成机制
        7.1.3 次贷危机的爆发、传导及带来的影响
    7.2 美国金融危机的两个根源
        7.2.1 次贷危机的表层原因
        7.2.2 金融危机的两个根本根源
    7.3 对中国的启示
        7.3.1 中国房地产信贷业务现状
        7.3.2 对中国的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政策选择
    8.1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职能定位
        8.1.1 产权在房地产市场主体博弈中的地位
        8.1.2 房地产市场主体博弈的利益评价
        8.1.3 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职能定位
    8.2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政府政策
        8.2.1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土地政策
        8.2.2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税收政策
        8.2.3 房地产和谐发展的金融政策
        8.2.4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住房保障政策
        8.2.5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交易政策
        8.2.6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信息披露政策
        8.2.7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收入政策
        8.2.8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道德文化教育政策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论文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论文的创新点
        9.1.1 理性预期: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心理基础
        9.1.2 合作博弈: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微观机制
        9.1.3 利益和谐: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取向
    9.2 论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2.1 数据预测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9.2.2 中国房地产市场区域比较研究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2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792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