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协调性演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近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协调性演化研究
【摘要】: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核心,也是国家主体功能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1982-2013年我国城市城镇人口(含常住人口)、建成区面积、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及经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综合K值法和协调性指数这两种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三者的协调性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表明:1982-2013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平稳增长,城镇化失调逐渐显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交替领先,且两者均滞后于经济城镇化;从空间分布看,各区域城镇化协调性分异明显,协调性呈现西高东低态势,且东北三省城镇化失调现象最为严重。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城乡规划系;
【关键词】: 城镇化 K值 协调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24)
【分类号】:F299.29
【正文快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二是波动式发展阶段(1958-1978年);三是改革与快速发展阶段(1978至今)[1~3]。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爱林;21世纪初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江海学刊;2001年05期
2 姜爱林;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3 孙自强;河南城镇化目标模式及对策分析[J];经济经纬;2001年06期
4 任柏强,黄焕文,许经勇;有关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经济论坛;2001年08期
5 姜爱林;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的战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1年09期
6 郭上沂;加快四川小城镇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1年01期
7 芮明;浅议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矛盾[J];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8 林志平;城镇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J];南方经济;2001年09期
9 俞东毅;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强大支撑[J];农业经济;2001年08期
10 俞燕山;制度创新与小城镇的发展[J];改革;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国勇;刘洋;;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展望[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骆江玲;;城镇化研究综述[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名通;;加快小城镇建设之我见——以宜章县部分建制镇为例[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8 何建设;;略谈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方略[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9 王玉成;;论加快发展广西小城镇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10 吴志军;;农村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建华;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N];农民日报;2005年
2 毛生武;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N];人民日报;2002年
3 盛英牛;城镇化凸显大市场 电信业宜早抢先机[N];人民邮电;2000年
4 记者 陈树德;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不容乐观[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执笔 付加升 杨林防;以小城镇带动新农村建设[N];安阳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吴新君 实习生 范国兴;我州今年重点发展10个小城镇[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邵灵 本报通讯员 易建华;民资托起南疆农垦小城镇[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班慧丽 朱玛;54%——城镇化达到新水平[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9 李国庆;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大方县城镇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中共锦州市委书记 佟志武;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6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梅克保;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肖万春;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繁洪;泰安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杭雪花;发展哲学视阈中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D];苏州大学;2008年
3 靳南;地域环境与小城镇特色关系初探[D];长安大学;2007年
4 杨健;小城镇交通系统方案设计的概念和技术特点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陈永松;河北省迁安市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孙国胜;卢龙县城镇管理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蒋翠;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雒明峰;甘肃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高乐全;小城镇职能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博闻;内蒙古自治区小城镇特色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53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95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