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增长:基于资源再配置与技术进步效应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09 20:18
【摘要】:本文运用2003-2007年39个行业196220家工业企业数据,以中间投入为不可观测生产率冲击的代理变量,通过生产函数估计和产出增长分解,并引入多马权重估算产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及技术进步效应,以此为基础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增长的关联。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影响产业增长的主要路径为资源再配置而非技术进步;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有利于产业增长中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发挥;银行业竞争度与产业增长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之间呈现出"U"型的非线性关系;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可促进产业资源再配置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能够激励重点鼓励行业开展技术创新。因而,要发挥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对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应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畅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促进银行业良性竞争;创新降低信息不透明度的信息生成与沟通机制,着力提高产业信息透明度;密切银行业结构优化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配合,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追求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196220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39 industries from 2003 to 2007, the intermediate input is used as a proxy variable for the impact of unobservable productivity, and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estimated and output growth is decomposed. The resource reconfiguration effec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ffect of industrial growth are estimated by introducing multi-horse weigh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ing market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path of China's banking concentration influencing industrial growth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is resource reallocation rather tha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decrease of banking concentr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exertion of resource redistribution effect in industrial growth. There is a "U"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etition degre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resource reallocation effect of industrial growt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can promote the industrial resource reallo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industrial policy can stimulate the key to encourage the industry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play the role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growth by optimizing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banking industry, we should cultivate diversified financial industry main body, unblock market access of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promote benign competition in banking industry. To innovate information gen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that reduce information opacity, to focus on improving industrial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to closely coordinate bank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olicies with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fiscal policies, and to optimiz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Stimulate enterprises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the inherent power.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宁波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治理银行业过度集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14AJY026);“货币政策、资本结构与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升级研究”(15BJY161)
【分类号】:F425;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远新;济化获得“济南市‘九五’技术进步先进企业”称号[J];山东化工;2001年02期

2 格林;纺机技术进步亮相北京——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一瞥[J];丝绸;2004年11期

3 ;腾飞的有色[J];中国有色金属;2008年23期

4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共促行业技术进步[J];氯碱工业;2010年12期

5 ;政策、措施要鼓励技术进步[J];经济管理;1982年12期

6 姚锡福;;认真贯彻科技发展新方针 把技术进步工作落到实处[J];上海化工;1984年02期

7 李遐政;坚持技术进步 致力创新发展[J];机床;1991年11期

8 ;强化科技管理是实现企业向技术进步要效益的关键[J];施工企业管理;1991年08期

9 刘建武;技术进步与企业机会[J];山西科技;1997年01期

10 余强;哈电机科研开发与技术进步综合报告会在哈尔滨举行[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先觉;;我国烧结行业的技术进步[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2 陈荣清;;不断追求技术进步 打造精品板材基地[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3 王前;汤清华;;鞍钢炼铁近年来的技术进步[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对江苏印染行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方向目标的探讨[A];徐谷仓论文精选[C];2008年

5 施镇涛;;T铁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A];2008电声行业专家组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陈荣璋;宋彦伟;;依靠科学管理与技术进步实现全面节能降耗[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7 周金泉;刘永林;刘立德;杨随国;;强化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是水钢扭亏为盈的关键[A];第六届连续铸钢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金柏青;;我国SMC工业的技术进步[A];第十三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吴德龙;;加快技术进步 优化炼钢工艺结构 降低生产成本[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依靠技术进步 促进企业脱贫解困[A];第五次全国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管汉晖;技术进步服从于经济规律[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记者 高家宽 通讯员 陈杰;技术进步项目挑大梁[N];嘉兴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朱峰;专利为技术进步开拓空间[N];中国石化报;2013年

4 记者 宋时飞;“十一五”纺织业积极推进技术进步[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记者 彤宇 通讯员 柳志;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吉林工业增长[N];科技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仝晓波;以技术进步促能源产业破茧前行[N];中国能源报;2014年

7 东言;宜从技术进步上找出路[N];中国纺织报;2001年

8 李哲;技术进步推动管理升级[N];国家电网报;2013年

9 记者 苏建平 通讯员 王洪石 魏有库;依靠技术进步提升核心竞争力[N];青海日报;2014年

10 柳长立;谁该对中国汽车企业的“低技术”负责[N];中国汽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艳秋;基于技术进步实现指数的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邢宏建;网络技术进步与网络标准竞争[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强;国际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王宝宁;回弹效应视角下技术进步对我国能源消费变动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郑吉;基于区域要素禀赋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冬冬;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5 顾德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6 胡彬;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异质性对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珏;劳动比较优势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分析[D];河南大学;2016年

8 靳景;新常态背景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王佳楠;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

10 朱曼;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能源偏向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175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2175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1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