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中国高端制造企业竞争力生成的驱动因素与协同机制

发布时间:2021-03-23 18:43
  近年来,中国高端制造企业的竞争力稳步提升,深入探究高端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不仅有利于推动其继续成长壮大,也将为其他类型企业发展提供标杆与指南。使用中国266家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Sys-GMM模型,计量检验高端制造企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发创新是提升高端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第一驱动力,而在高端制造企业藉由研发创新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分工协作(反映产业链关系)、信息化(反映产业间关系)因素的正向调节,但竞争压力(反映竞争者对抗关系)、政府偏爱(反映政企关系)因素的调节效应未能得到验证。进一步分析表明,分工协作和信息化这两大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协同关系。为此,应继续大力推动高端制造企业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构建产业链研发联盟,充分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高端制造的耦合效应,推动高端制造企业在与复杂环境因素的互动过程中构建动态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37(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中国高端制造企业竞争力生成的驱动因素与协同机制


图1 分工协作与研发投入强度交互效应

投入强度,交互效应


信息化与研发投入强度交互效应

投入强度,交互效应,产业信息化,企业竞争力


从图3可知,当产业信息化程度较高时,分工协作因素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但当产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时,分工协作不影响研发投入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这说明,分工协作水平对于研发投入-企业竞争力主效应的调节作用受到产业信息化程度的影响。只有当产业信息化程度较高时,分工协作水平才会对二者间关系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而当产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时,分工协作水平对于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H3得到进一步验证。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能力、网络地位与创新绩效——产业控制力来源的另一个视角[J]. 刘兰剑.  科研管理. 2014(12)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盛丰.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2)
[3]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的结构性研究[J]. 江若尘,曹光明,王丹.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03)
[4]直接消耗系数的组合更新法研究[J]. 胡兆光,谭显东.  统计研究. 2008(03)
[5]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 胡昭玲.  财经研究. 2007(04)
[6]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 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2001(10)



本文编号:3096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096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d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