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长期国债期货挤仓风险识别及防范研究——兼析国债期货流动性提升问题

发布时间:2021-03-24 19:45
  国债期货的挤仓现象影响国债现货市场价格的有效性,不利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与完善。为此,本文对我国国债期货是否存在挤仓现象进行研究,在分析我国国债期货挤仓风险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判别挤仓风险的实证模型,并以10年期国债期货为例,研究我国长期国债期货的挤仓风险问题。结果表明:我国长期国债期货从整体而言尚不存在挤仓风险,部分到期月份国债期货合约在交割期存在挤仓现象,流动性不足是国债期货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长期国债期货挤仓风险识别及防范研究——兼析国债期货流动性提升问题


国债期货挤仓现象的基本逻辑

时间划分,国债,期货,风险


由前述分析可知,国债期货可交割债券的市场价与理论价的差额(DF)可用于判断CTD价格是否出现异常偏高,据此可识别是否存在挤仓风险。由于当国债期货的挤仓风险较小时,通过比较CTD与非CTD的DF难以做出判断,故本文通过比较MFCTD(最频繁最廉券(1))、MFSCTD(最频繁次廉券)及MFRank3(最频繁三廉券)交割前与交割后的DF,来判断MFCTD相比其他可交割债券,其价格在交割前是否异常偏高,从而达到识别国债期货是否存在挤仓风险的目的。具体时间划分如图2。这样选择研究时间段是考虑到我国国债期货合约的滚动交割时间一般在5-9天,最后交易日后又有3天的集中交割,且挤仓风险也不是交割月突然出现的,故选择最后交割日前18个交易日比较合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更加充分发挥国债基础作用[J]. 钟言.  债券. 2020(06)
[2]国债期货交割率计算方法探究[J]. 李明玉.  债券. 2019(03)
[3]我国国债收益率波动及影响因素研究[J]. 张奇松,王雪标.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8)
[4]国债期货市场:久旱再度来袭[J]. 拉姆齐·本·阿卜杜拉,米歇尔·布列塔尼,陈俊君.  金融市场研究. 2017(09)
[5]国债期货交割价格确定机制的改进研究——以中国5年期国债期货为例[J]. 何志刚,庞乐乐.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5(04)
[6]美国国债期货交割量实证分析[J]. 周子康,陈芬菲,张强劲.  运筹与管理. 2007(05)



本文编号:3098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3098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