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甄别机制、货币政策与信贷资源流向
本文关键词:银行甄别机制、货币政策与信贷资源流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银行在信贷资源投放时如何克服逆向选择问题为研究视角,利用2001-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宏观货币政策调整考察了信贷资源投放时银行甄别机制作用于信贷资源流向的机理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银行基于投资的甄别机制扭曲,银行信贷资源流向呈现"过度效应";基于产权的甄别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国有企业信贷资源流向呈现"过度效应";货币政策由紧缩转向宽松时,基于投资的甄别机制作用减弱、基于产权的甄别机制作用增强,信贷资源流向"过度效应"更为严重。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公司财务研究所;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商学院;
【关键词】: 甄别机制 货币政策 信贷资源流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672057和7117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302042)资助 上海市教委创新重点项目资助
【分类号】:F822.0;F832.4
【正文快照】: 引言由于信息不对称,现实中的信贷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作为企业外部人,无法有效利用事后监督等手段监控信贷资源使用,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减缓逆向选择的风险和损失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银行克服逆向选择的重要方式是选择高质量的客户,而基于现有信息的客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运利;;莱钢特钢让资源流向效益“高地”[J];山东冶金;2012年06期
2 汤林伟;;政府行为、资源流向与民营经济发展——以巩义市回郭镇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4期
3 易宪容;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如何建立[J];WTO经济导刊;2005年Z1期
4 翟学伟;由公及私:中国组织资源流向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5 韩华林;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讨论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5年03期
6 巩前文,巩前胜;从资源流向的角度浅析解决"三农"问题重在解决农民工问题[J];中国粮食经济;2004年07期
7 林德根;;国际资本东移香港银行业走向国际化[J];银行与企业;1984年09期
8 刘明珍;品牌配置资源论[J];生产力研究;2004年09期
9 周其仁;;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李佐军;;为什么“市场化改革”遭质疑[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恺高新区委 钟一尔;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N];惠州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李一硕 骆伟琼;绩效财政 引导资源流向,提高使用效率[N];中国会计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王淼;建立激励闲置资源流向农村的新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贵州省贵阳市就业与职业技能开发中心 刘锡秋;对劳动力资源流向的反思[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5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汪永成;廉洁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来源[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 李坚;引导优势资源流向先导产业[N];东莞日报;2010年
7 张克学邋夏慧 盘润生;湖南石油积极保供受到当地政府赞誉[N];中国石化报;2007年
8 安亮;扎实抓好远程战略投送力量建设[N];中国国防报;2012年
9 记者 初霞;新区将建25所“名牌”中小学[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高铸成 本报通讯员 李泓;为科技企业发展构造适宜的“大气候”[N];工人日报;2007年
本文关键词:银行甄别机制、货币政策与信贷资源流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42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