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2:08

  本文关键词: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 外溢性 资本监管 资产价格


【摘要】:从2008年11月到2013年5月,美联储共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非常规货币政策,向市场投入了大量流动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外溢性的影响。中国与美国的贸易、货币和金融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前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得出了以下结论:非常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急剧扩大、结构发生了改变。改善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但是对于扩大银行信贷规模的作用有限。经济产出增加、就业市场得到一定的好转。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运用VAR模型分析了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资产价格、短期资金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对中国短期资金流入量、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流动性陷阱”和“金融加速器”两方面阐述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从汇率途径、利率途径和贸易途径三个方面梳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外溢性渠道。论文详细叙述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内容和实施效果。最后,文章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论文最后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危机期间,预防性货币需求、投资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经济容易陷入“流动性陷阱”,信贷市场的不完善容易导致经济冲击被传递和加剧,此时需要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向经济体注入流动性,改善信贷市场、企业的融资条件;大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仅会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会通过贸易渠道、利率渠道和汇率渠道等对别的国家经济造成影响;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的金融市场得到一定的改善,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增强,但是大量流动性的注入并没有改善银行信贷规模。美国宏观经济好转,GDP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就业市场得到改善;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贸易、短期跨境资金流动和资产价格造成影响;为了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综合运用数量手段和价格手段,加强跨境资金的流动性监管以及加强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论文有如下3点创新:1)论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定义及其分类、传导机制、实施效果和外溢性4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学者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文献;2)学者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外溢性研究一般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而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实证分析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房地产价格的影响;3)中国及亚太地区将长期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外溢性的影响,加上这些国家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低利率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外流现象更加严重,论文最后部分提出了加强国际货币协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非常规货币政策 外溢性 资本监管 资产价格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27.12;F1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导论10-20
  • 1.1 前言10-12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12-18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18-20
  • 2.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传导机制20-28
  • 2.1 定义及其分类20-22
  • 2.1.1 定义20-21
  • 2.1.2 分类21-22
  • 2.2 理论基础22-24
  • 2.2.1 流动性陷阱理论22-23
  • 2.2.2 金融加速器理论23-24
  • 2.3 传导机制24-25
  • 2.4 外溢性25-27
  • 2.4.1 贸易渠道26
  • 2.4.2 利率渠道26-27
  • 2.4.3 汇率渠道27
  • 2.5 小结27-28
  • 3.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28-38
  • 3.1 主要背景28-29
  • 3.2 目标29
  • 3.3 内容29-31
  • 3.4 效果及其评价31-38
  • 3.4.1 对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结构的影响31-32
  • 3.4.2 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32-34
  • 3.4.3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34-38
  • 4.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8-47
  • 4.1 对中国贸易的影响38-39
  • 4.2 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39-42
  • 4.2.1 具体内容39-41
  • 4.2.2 实证分析41-42
  • 4.3 对中国资产价格的影响42-45
  • 4.3.1 具体内容42
  • 4.3.2 实证分析42-45
  • 4.4 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45-47
  • 5. 政策建议47-50
  • 5.1 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47
  • 5.2 综合运用数量手段和价格手段,加强跨境资金的流动性监管47-48
  • 5.3 加强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48-49
  • 5.4 小结49-50
  • 6、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8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8-59
  • 后记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阙方平,李明理;论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2 乔清彦;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1期

3 郭中海,李利英;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4 王自力;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效货币政策[J];南方经济;2000年11期

5 王明津;用邓小平的金融观点看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J];上海金融;2000年05期

6 王锦煜,徐宏;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基层行大有可为[J];上海金融;2000年07期

7 戴相龙;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0年10期

8 陈永明;推行区域货币政策是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J];甘肃金融;2000年05期

9 ;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黑龙江金融;2000年08期

10 陈炳才;对我国货币政策一些问题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551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551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6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