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征信的美国模式
本文关键词:小微企业征信的美国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小微企业征信 征信体系 小微企业金融数据平台 数据共享
【摘要】: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征信系统对小微企业的覆盖程度和服务水平会影响到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美国征信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其中小微企业金融数据平台(SBFE)模式的建立对小微企业征信体系运行的完整通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小微企业金融数据平台的基本情况、特征和运行原理,数据应用与相关机构合作对外提供征信服务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小微企业信贷的现状,认为美国小微企业征信在信息共享机制、征信产业链的分工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对国内还在不断完善的征信体系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北京大学金融智能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美国小微企业征信 征信体系 小微企业金融数据平台 数据共享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61105058)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5-4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JY011)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一、美国小微企业金融数据平台简介小微企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每年产生60%~80%新的工作机会。根据美国小微企业管理机构统计,一半以上的私人机构雇员是由大约占企业总数99.7%的小微企业主雇佣的。小微企业信贷是一个发展很快但充满风险的行业。防范小微企业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吉光;美国个人征信体系介绍[J];经济界;2003年01期
2 郑鑫;;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6年07期
3 刘影;刘丹;;借鉴美国征信体系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建设[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08期
4 张飞;;征信体系与征信战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3期
5 王惠凌;;农村征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3期
6 刘荣;;英国单一私营型征信体系的实践和启示[J];征信;2011年06期
7 盛松成 ,顾铭德;上海金融业征信体系现状与建议[J];中国金融;2002年09期
8 梁明高;关于建立中国征信体系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广西金融研究;2002年11期
9 郑牟丹;征信体系的美、日模式[J];西安金融;2002年07期
10 司洋,武宗山;建立企业及个人征信体系浅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焰;;信用记录与幸福人生[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2 景春梅;;解困中小企业融资的台湾经验[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庆畅;建立政府主导的征信体系[N];人民日报;2007年
2 信海光;中国征信体系 为何难以建立[N];深圳商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方慧玲;自贸区发展呼唤完善的征信体系[N];广西日报;2012年
4 寒小;消费金融需重视征信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5 张伟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主任;用“大数据”完善征信体系[N];经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們;企业征信体系明年全国通[N];国际金融报;2005年
7 余银霞;建立征信体系:解决金融市场的两难选择[N];经济观察报;2006年
8 孙森林;征信体系为诚信社会奠基[N];证券时报;2006年
9 吴迪;依靠人行征信体系 努力构建“诚信四川”[N];金融时报;2007年
10 冯剑飞;房贷新政必须征信体系支持[N];中国信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俊丽;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李颖;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楚文;构建中国保险行业征信体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刘康;我国海事管理中征信体系的构建[D];宁波大学;2015年
3 国秀瑾;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忘记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4 蒋丽;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中信用权保护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闻娜;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孙宇宏;我国P2P行业监管与征信体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7 顾林;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及完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张颖;构建中国征信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王慧云;从防范信用风险看中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杜晓伟;我国征信体系的构建及模式选择[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2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972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