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银行论文 >

大股东减持时机与定向增发套利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01:22

  本文关键词:大股东减持时机与定向增发套利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股东减持时机 定向增发新股 套利行为 折价率 盈余管理 企业融资 控股股东 累计超额收益 股票减持 股权分置改革


【摘要】: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增发的全新套利模式,为监管层加强大股东行为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大股东减持时机 定向增发新股 套利行为 折价率 盈余管理 企业融资 控股股东 累计超额收益 股票减持 股权分置改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009,71473157,71503162)
【分类号】:F832.51;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从2011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开始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控制权优势,在二级市场先高价减持,再低价参与定向增发;或者通过低价参与定向增发,然后再通过二级市场高价减持,形成一个无风险套利的新机制。比如,上市公司晋亿实业大股东晋正企业在2014年2月以每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刚;;定向增发:风险与机遇并存[J];新财经;2006年09期

2 田婧;;定向增发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8期

3 李献刚;;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的动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11期

4 杨洋;;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机制研究——基于新旧比较的视点[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9期

5 郝文;;房地产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2期

6 曾劲松;;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李红波;;定向增发简析[J];现代商业;2009年15期

8 张鸣;郭思永;;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05期

9 姜来;罗党论;赖媚媚;;掏空、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颖杰;;定向增发模式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文靖;江伟;;制度安排、大股东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章卫东;邹斌;廖义刚;张蓉星;;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解锁的经验数据[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俞静;;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熊剑;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俞静;徐斌;;发行对象、市场行情与定向增发市场反应异象——基于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铭;定向增发尚存四道坎[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刘晓丹 田定斌;定向增发受青睐[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宁峻;定向增发满堂彩[N];解放日报;2003年

4 张子学;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法律问题研究[N];金融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邵小萌;定向增发 一个巴掌拍不响[N];证券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冯飞;定向增发或成B股再融资主流[N];证券时报;2003年

7 宋振庆;定向增发潮的初次“碰壁”[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8 ;定向增发进程最新统计[N];证券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熊欣;定向增发热局部降温加大开放[N];证券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歆 实习记者 万敏;定向增发成融资“第一高手”[N];证券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偏好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蒋雪琴;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曹立z,

本文编号:997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997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3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