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规划理念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探讨——以中国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弹性规划理念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探讨——以中国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弹性规划 土地利用 空间模式 城乡交接地区 中国宋庄
【摘要】: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作为城乡交接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地,具有自发集聚、自主建设及长期游离于规划体系之外等特点,在城乡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其发展面临困境,传统的规划方法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研究借鉴弹性规划理念,选取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小堡村北部片区为规划区域,在物质空间规划方面,提出土地利用的刚性及弹性控制策略;在规划管理方面,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空间开发模式以引导地块的具体开发;在规划实施方面,制定灵活的分期实施计划,以期引导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984.14
【正文快照】: □郝凌佳,钟悠,王承慧0引言随着规划学界对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的传统规划方法的反思和对城市多样性及公众诉求的关注,长期游离于正统规划体系之外的非正规性、自发性聚落等特殊的城市空间逐步进入规划师的视野。中国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宋庄集聚区”)作为这类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明华;寇聪慧;屈雯;;寻求“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对城市增长边界的思考[J];规划师;2012年03期
2 刘X;仝德;金珊;李贵才;;韧性规划·区间控制·动态组织——深圳市弹性规划经验总结与方法提炼[J];规划师;2012年05期
3 丰满;;审计视角下的规划刚性与弹性[J];规划师;2012年S2期
4 张佳;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弹性和可操性的思索[J];浙江国土资源;2002年02期
5 王万茂;规划的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多维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01期
6 张友安,郑伟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J];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祥;王观松;张雅杰;刘胜华;覃靖骅;;新时期修编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2 华波;;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初探——以镇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3 张合兵;李晨;赵素霞;;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4 程鹏;杨滢;;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县级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分解[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6期
5 郭慧丽;关欣;李巧云;周震举;邹温鹏;;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问题探讨——以桃源县漳江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6 曹月娥;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王新军;谢霞;杨建军;;基于规则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研究——以新疆温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7 许小亮;;宣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7期
8 冀楠;王会昌;任祥源;李燕;;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南召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1期
9 马玉勤;;我国土地利用弹性规划及其编制实施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0期
10 孙海清;许学工;;北京绿色空间梯度分析及适应性管理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永涛;;城市规划与土地市场的协同关系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常优;李汉敏;;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留辉;邢世和;李蔓;;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思考[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4 王占岐;李燕;;基本农田保护问题浅析[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5 刘卫东;程玉申;;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2020)的改革与创新[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明;;北京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编制内容和方法介述——以亦庄新城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范斌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若干问题探讨[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上册)[C];2004年
8 蒋跃明;;浅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上册)[C];2004年
9 傅剑明;谢大武;;对龙泉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基本评估和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议[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10 雷朝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重点建设[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德林;农地非农化调控的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夏春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与实施保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鲁成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罗党;灰色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师学义;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7 汤江龙;土地利用规划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赵哲远;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陈丽;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均衡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张全景;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洋;柳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邱翔;莱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德化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彩云;河北省山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雨;土地利用弹性规划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杨锦碧;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谢作衷;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城镇弹性用地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朱黎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动态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龙茜;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晓玉;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富海;从规划体系到规划制度——深圳城市规划历程剖析[J];城市规划;2000年01期
2 邹兵,陈宏军;敢问路在何方?——由一个案例透视深圳法定图则的困境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3 邹兵;由“战略规划”到“近期建设规划”——对总体规划变革趋势的判断[J];城市规划;2003年05期
4 赵燕菁;高速发展与空间演进——深圳城市结构的选择及其评价[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5 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J];城市问题;2005年03期
6 黄明华;分期规划:持续与接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观念与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5期
7 薛峰,周劲;城市规划体制改革探讨──深圳市法定图则规划体制的建立[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5期
8 张京祥,范朝礼,沈建法;试论行政区划调整与推进城市化[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5期
9 赵珂,赵钢;“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2期
10 谢涤湘,文吉,魏清泉;“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甄小燕;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调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颐武;;文化创意产业:中国的危中之机[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9年07期
2 李昊;王凯;;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文化创意产业策划研究[J];中外建筑;2010年06期
3 赵之枫;曹浩伟;;自发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演变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1年04期
4 孙永萍;;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建设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11年12期
5 艾昕;;文化创意产业,又一个掘金时代[J];工业设计;2011年12期
6 黄丽燕;;文化创意产业下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2年02期
7 尚光一;;海西文化创意产业的挑战与机遇[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王曙光;;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J];福建建材;2012年04期
9 高秦艳;周勇;靳晓晓;陈晨;;谈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印刷美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视界;2012年24期
10 赵红香;;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谈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2 隋岩;;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背景及中国影视的发展趋向[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李继东;;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四大要素及其关系初探(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张振鹏;王玲;;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5 郭金鸿;;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6 吴净;;关于山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于淑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点——以青岛市为例[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任根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注点[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9 ;陈冬同志的讲话[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10 段跃英;杜昕;刘淑蕊;朱德友;;发展门头沟区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京西文化走廊”[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晓霞;文化创意产业开拓旅游新空间[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赵鹏;构建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体系[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郭志明;理性面对文化创意产业[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周东;文化创意产业要从头做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沈敬怡;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仍需完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洪宾;为文化创意产业定位[N];深圳商报;2007年
7 王如忠;着力培育上海文化创意产业[N];文汇报;2007年
8 宋秋佳 综合;发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需从五处入手[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付洪军;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商报记者 赵艳红;文化创意产业 市场化特征显现[N];北京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忠;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刘利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王伟伟;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周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扩散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陈燕;闲置空间再生中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8 李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政策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9 潘维刚;文化创意产业迎应全球化的创新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10 侯博;基于资源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公共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李小燕;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D];重庆大学;2009年
3 江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颖;文化创意产业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孟涛;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慧敏;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杨景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9 曾靖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田杨;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本文编号:1173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17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