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灌浆对液化粉土动力特性的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铁基灌浆对液化粉土动力特性的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液化粉土 铁氧菌 生物灌浆 动强度 微观机理
【摘要】:采用铁氧菌对液化粉土灌浆,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灌浆粉土动弹性模量和动强度的变化,结果显示灌浆后土体的动弹性模量和动强度均明显提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探讨了铁基灌浆对粉土的改性机理,微观分析显示铁氧菌代谢产物中含有碱式磷酸铁络合物,该络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絮凝效能,可吸附粉土中游离的阳离子及菌丝等多糖产物,最终形成生物黏泥.生物黏泥可填充土粒间孔隙,胶结土体颗粒,从而增加土体的动力抗剪性能.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446)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GH201304)
【分类号】:TU435
【正文快照】: 在频繁的交通荷载、强大的地震波等往复性荷载作用下,软土(如饱和粉土)地基易发生液化,造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失效.常用处理土体液化的方法有振冲法、排渗法、化学注浆法和置换法等,但这些方法一般会带来能源的大量消耗、高强度排放及对环境的不可逆影响,且随着近年工程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熊雄;袁印龙;周云东;张立志;王军;陶崇福;;循环荷载对饱和黄土动剪模量的影响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2 曾长女;;粉土地基液化后变形预测方法研究[J];河南科学;2008年01期
3 王艳丽;饶锡保;潘家军;王勇;;细粒含量对饱和砂土动孔压演化特性的影响[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03期
4 钱玉林;祝捷;糜长林;王桦;;不同方法掺细颗粒饱和砂土的动强度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4年29期
5 刘闻欣;王德咏;敖谦;陈波;;坝基粉土液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11期
6 曾长女;王新建;;细粒含量对粉土液化后低强度段变形的影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2期
7 胡绍东;;滨海粉土的原位扁铲试验分析[J];土工基础;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会;低液限粉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9年
2 王明飞;地铁列车振动引起饱和粉土地基动力响应及液化[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卫聪聪;波浪导致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滑动控制及影响要素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陈刚;氟石粉液化建模中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方亮;重载铁路路基低液限粉土静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徐庭;土排水动力特性的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濂洪,王波;饱和粉土振动孔隙水压力的试验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刘汉龙,周云东,高玉峰,余湘娟,Nakasono Takeshi;多功能静动三轴仪研制及在液化后大变形中的应用[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05期
3 石兆吉,郁寿松,王余庆,杨石红;饱和轻亚粘土地基液化可能性判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3期
4 何广讷,郭莹;粉土液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8年03期
5 陈国兴,张克绪,谢君斐;液化判别的可靠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2期
6 陈国兴,胡庆兴,刘雪珠;关于砂土液化判别的若干意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7 周云东,刘汉龙,高玉峰,余湘娟;砂土地震液化后大位移室内试验研究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1期
8 刘雪珠,陈国兴;粘粒含量对南京粉细砂液化影响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3期
9 景立平,王绍博,张荣祥;砂土液化诱发的地面侧移机理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3期
10 崔杰,门福录,沈世杰;以剪切波速为宗量的一种砂土地震液化的不确定性判别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怀忠;王汝恒;郭文;初文荣;;砂卵石土动强度与动弹性模量试验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09期
2 陈能远;骆亚生;董雷;;掺土粉煤灰的动强度及孔压发展规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1期
3 李忠铭,喻国安;不同应力状态土的动强度问题[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宋日英;陈宇;黄志全;;黄土边坡土动强度研究与发展现状[J];山西建筑;2009年03期
5 杨利国;骆亚生;李焱;王志杰;;初始应力条件对压实黄土动强度影响的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1期
6 鞠洁;余湘娟;;粉土动强度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S1期
7 李晓静;姚凯;李术才;张超;;黄泛区饱和粉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3期
8 梁波,杨有海,孙遇祺;加筋粉煤灰的静动强度指标试验与研究[J];实验力学;1998年01期
9 沈忠言,张家懿;冻结粉土动强度的荷载效应及长期极限动强度[J];冰川冻土;1998年01期
10 曾长女;;细粒含量对粉土液化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荣明;;结构动强度“十一五”期间面临的任务[A];中国航空结构动力学专业组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余湘娟;房震;严蕴;张之妤;;含水率对压实粉煤灰动强度影响初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庄梁 巨荣博;动中求进勇攀飞机动强度研究的新高峰[N];中国航空报;2003年
2 黄文超;动强度与综合环境专业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N];中国航空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铭;结构动强度可靠性评估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徐振华;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动强度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3 杨永俊;不同地区黄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谭东岳;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非饱和黄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吉宏;交通荷载作用下粉煤灰的动强度及孔压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文举;攀西地区昔格达土工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董雷;掺土粉煤灰动力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98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29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