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2-17 15:13

  本文关键词:高温后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再生混凝土 本构关系 三轴受压 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高温


【摘要】:对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圆柱体试件(Ф100×200mm)进行了常规三轴加载试验,获得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拟合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单向应力下,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有比较明显的尖峰.随着侧向围压的增加,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和丰满.高温后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与普通混凝土类似.所拟合出的高温后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本构方程能较好拟合试验结果.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6800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20134501110001)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转14124005-1-2)
【分类号】:TU528.0
【正文快照】: 再生混凝土是指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而成的再生粗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粗骨料所制成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应用不但能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能保护混凝土骨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再生混凝土的各种力学性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建庄;杜江涛;;不同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J];建筑材料学报;2008年01期

2 徐明;张牟;唐永辉;陈忠范;;高温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东方;;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6期

2 张功义;张军;陈驹;;混凝土受压过程磁场效应的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5期

3 陈宗平;郑巍;周春恒;薛建阳;;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J];工业建筑;2014年11期

4 陈宗平;郑巍;薛建阳;姚侃;;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受弯试验及承载力计算[J];工业建筑;2014年11期

5 陈宗平;李玲;陈宇良;应武挡;;再生混凝土三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5年07期

6 薛皓;陈宗平;范杰;陈宇良;薛建阳;;再生填充墙材力学性能试验及灾变环境强度退化研究[J];工业建筑;2015年07期

7 王少杰;刘福胜;段绪胜;卢华;刘潇璐;;砂浆试样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0年07期

8 徐金俊;陈宗平;余兴国;陈宇良;叶培欢;;长龄期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2年01期

9 POON ChiSun;;Recent studi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in China-A review[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年06期

10 肖建庄;杜江涛;刘琼;;基于格构模型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数值模拟[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朝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杨海峰;再生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及其与钢筋间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胡波;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及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超荣;火灾(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宗平;薛建阳;余兴国;柯晓军;;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9期

2 王社良;于洋;张博;赵昆;樊禹江;;粉煤灰和硅粉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12期

3 肖建庄;雷斌;袁飚;;不同来源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布特征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5期

4 刘数华;阎培渝;;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钟毅,李阳;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J];粉煤灰;2004年04期

2 肖建庄,兰阳,李佳彬,王军龙;再生混凝土长期使用性能研究进展[J];结构工程师;2005年03期

3 李彦军;刘志奇;;新型再生混凝土特性及前景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13期

4 马勤;李腾忠;王云飞;;再生混凝土发展及应用现状[J];广东建材;2008年10期

5 吴清芳;杜辉;欧阳宏辉;;再生混凝土在承秦出海路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09年02期

6 戴婷婷;;再生混凝土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7 石宵爽;王清远;;从灾后重建探讨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张波;;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对比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9 王兵;朱平华;;钢骨再生混凝土的耐火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9年12期

10 苏发慧;袁旭梅;;再生混凝土的投资前景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庄;黄啸;;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曹万林;张建伟;尹海鹏;陈家珑;;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施养杭;彭冲;;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发展析议[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傅晓剑;吕爱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叶跃忠;赵人达;;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肖建庄;;前言[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传增;肖建庄;雷斌;;德国再生混凝土应用概述[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U

本文编号:1300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300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