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空气源热泵 + 太阳能热水系统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突飞猛进,技术也日益成熟,为居民的生活热水提供了较大的方便。但是其应用范围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制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而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传统的高效供热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该装置不受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实现连续运转,但是当系统处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机组结霜性能急剧下降。基于两者各自性能上的缺陷,本文采取将两个子系统有效结合起来构成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性能上的互补。本文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通过软件编写了模拟程序,在三种运行模式下分别分析了气温以及太阳辐射强度对各子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包括系统COP、集热效率以及加热时间等,为使系统运行更加高效,讨论了系统各部件如压缩机、水箱容积以及集热器面积之间的最佳匹配情况。然后模拟确定了集热器在武汉地区的最佳安装倾角为20°,为了保证系统以最低能耗运行,得出了热泵在每个月的最佳开启时间,将该模式确定为优化运行模式。最后分析对比了两种模式下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运行模式下,系统以及热泵的COP明显高于常规运行模式,并且优化运行模式下单位热水的能耗比常规运行模式低21%。然后从节能性、经济性以及环保性三个方面论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节能性方面,该系统能耗转换成等价标煤为126.13kgce,是所有供热方案中能耗最小的。经济性方面,该系统动态年值为0.2554万元,也为最小。环保性方面,该系统的减排量为2981.5kg,减排最多。因此,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武汉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电紧张,节能降耗,有着广阔的前景,有利于在其他地区推广开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lar water heaters, the technology is also increasingly mature, for the residents of domestic hot water to provide greater convenience. However, its application scop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especially by the change of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air-source heat pump, as a traditional high-efficiency heating mode, has been widely developed. The device is not affected by the intensity of solar radiation, and it can better realize continuous operation, but when the system is in an extremely bad environment, The unit frosting performance drops sharply.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performance defects, the two subsystems are effectively combined to form an air-source heat pump assisted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which can achieve complementary performance to a certain ext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mand, a set of air-source heat pump auxiliary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imulation program is compiled by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subsystem are analyzed in three operation modes, including system COP, heat collection efficiency and heating time. In order to make the system run more efficiently, th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such as compressor, are discussed. The optimum match between tank volume and collector area. Then, the optimum installation angle of the collector in Wuhan is determined to be 20 掳.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ystem to operate with the lowest energy consumption, the optimum opening time of the heat pump is obtained, and the optimal operating mode is determined as the optimal operation mode. Finally,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two mod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p of the system and the heat pump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operation mode in the optimized operation mode,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hot water in the optimized operation mode is 21%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operation mode. The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from three aspects: energy saving,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system is the least among all heating schemes. In terms of economy, the dynamic annual value of the system is 2554 yuan, which is also the smallest.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emission reduction of the system is 2981.5 kg, with the most emission reduction. Therefore, the air-source heat pump assisted solar hot water system has a strong adaptability in Wuhan area,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relieve the shortage of electricity, save energy and reduce consump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It has a broad prospect and is conducive to spread in other region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太阳能热水系统“国标”出台[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年01期
2 ;海南明年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6年12期
3 葛守峰;杜馨;孙杰;;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设计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4 江莉;;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系统[J];建材与装修情报;2007年04期
5 张树君;;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标准和图集[J];建筑节能;2007年09期
6 周辉军;;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7年10期
7 赖冠宇;;分体承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年11期
8 韩雷涛;谢建;苏庆益;;云南省昆明市高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7年01期
9 ;邢台市新增建筑必须设计太阳能供水[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03期
10 赖冠宇;;分体承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向军;;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探讨及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培峰;曹廷涛;;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分析及探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立华;王莹;;广州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测试分析[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匡荛;付哲;;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集成设计初探[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5 孙彦兵;郭红;刘晓涛;;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上的应用[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国华;;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应用中如何实现安全、耐久、经济、适用[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恒旺;郭明琪;;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融合工程案例分析[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曹杨;;浅议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元哲;许杰;王屹南;;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城市建筑的一体化[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周程生;黄凯旋;李品芳;;节能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秀礼、董广顺;邢台实施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N];河北日报;2006年
2 记者 邓建华 特约记者 王素芝;我省明年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N];海南日报;2006年
3 周月光;小宾馆用太阳“烧”水年省17万元[N];海南日报;2007年
4 王恒志;江苏明年12层以下新楼盘装太阳能热水系统[N];消费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杨捷邋通讯员 崔伟;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N];长江日报;2008年
6 驻江苏记者 陈思锋;无锡将强制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员娟绸;12层以下住宅须配太阳能热水系统[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8 鞠鹏;济南要求新建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N];中国建材报;2008年
9 轩闻;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N];吉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胡贵玉;湖北住宅须统一装太阳能热水系统[N];中国建设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晓辉;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艳秋;光伏直驱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山东省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住宅一体化设计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2 王贤君;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全寿命期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梁春华;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屋顶一体化结构的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邹雪梅;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测评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5 侯丽婵;空气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6 詹凯;太阳能热水系统关键设计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张鹏;基于PLC与触摸屏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D];宁夏大学;2015年
8 王者;全玻璃真空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深圳市某高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9 李克琳;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D];清华大学;2015年
10 钟林志;福州地区高校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及监测平台研究开发[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50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5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