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生活垃圾焚烧灰渣原始集料制备免烧免压砖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3 22:58

  本文选题:生活垃圾焚烧灰渣 + 原始集料 ; 参考:《新型建筑材料》2016年11期


【摘要】:提出了不对灰渣进行研磨而直接采用其原始集料,并以水泥和生石灰为原料,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为激发剂,制备三免砖(免烧、免压、免磨)的简化制备工艺。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水玻璃模数、激发剂用量对灰渣砖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灰渣原始集料制备的灰渣砖强度可以满足MU10砌块的要求,所提出的三免砖制备方案能节约成本;采用灰渣细集料的灰渣砖强度优于采用灰渣粗集料;灰渣掺量越多,强度越低;水玻璃的最佳模数为1.2~1.4,激发剂用量过多会造成强度的迅速降低;灰渣砖密度与强度呈正比关系,并且二者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Abstract]:The simplifie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ree free bricks (no burning, no pressure and no wear) was put forward by using cement and quicklime as raw materials and sodium hydroxide and water glass as activators instead of grinding the ash directl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ix ratio, water glass modulus and the amount of activator on the strength of ash brick were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mortar brick prepared with the original aggregate of as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U10 block, the cost can be saved by the three free brick preparation scheme, the strength of the ash brick with the fine aggregate is better than that with the coarse aggregate. The higher the content of ash is, the lower the strength is, the optimum modulus of sodium silicate is 1.21.4, the excessive amount of activator will cause the strength to decrease rapidly, and the density of ash brick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trength, and there i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总后建筑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478)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4KJ1437)
【分类号】:TU5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大年;;粉煤灰轻质集料[J];建材工业信息;1989年02期

2 王永超;浅谈炉渣作集料在依宝公司基层上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1年02期

3 卜维米;浅谈公路用集料破碎厂的开发设计[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1年05期

4 王照云;用粉煤灰生产超轻节能集料[J];中国建材科技;2002年06期

5 王小龙;鄢贵权;蒙永辉;于得芹;郭明;;贵州筑路集料性能研究[J];贵州科学;2009年02期

6 张金喜;陈炜林;杨荣俊;;煤矸石集料基本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6期

7 周建山;张茂峰;;集料加工关键技术在太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1年04期

8 邢建龙;张东;;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集料尺寸和形状特征研究[J];中华建设;2012年07期

9 新琪;;集料容重试验仪[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2年01期

10 申根宝;根据粒径构成特征计算天然集料的比表面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睿;;集料酸碱性评价方法及其试验研究[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卢健;胡兴国;汪立诚;;沥青铣刨料抽提试验前后集料密度变化规律比较[A];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刘涛;陈泰浩;;沥青面层集料加工及拌和楼配筛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刘涛;陈泰浩;;沥青面层集料加工及拌和楼配筛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许克学;周卫峰;;沥青、改性沥青与集料粘附性问题的讨论[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6 高国强;;集散状态物料受压表现研究[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东金 江茗;镇江茅迪实业公司 业大来自于诚信和优质服务[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记者 练崇田;江西高速公路建设增加面层集料水洗工艺[N];中国交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猛;沥青与矿料界面作用机理及多尺度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赵晓华;沥青路面多孔蓄盐集料化—力耦合效应及析盐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魏建明;沥青、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及水分在沥青中的扩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4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骁奕;基于AFM与表面能原理的沥青与集料粘附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平兵;吸波功能集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3 范晓正;利用低品位硫铁矿烧渣制备吸波沥青混合料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俊;富含重金属工业渣泥集料的防辐射性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永平;重庆地区集料抗磨光性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杨三旗;不同集料种类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周浩;化冰盐对集料和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8 陈贺;基于差异磨耗原理的SMA路面抗滑性能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利娜;沥青—集料界面粘结性能影响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10 吴建涛;基于流变特性的沥青与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58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058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