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化硅酸钙粉体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及机理的影响
本文选题:C-S-H粉体 + 晶种 ; 参考:《建筑材料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将水化硅酸钙(C-S-H)粉体掺入水泥浆中,研究其对水泥水化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的影响.利用TAM air微量热仪,测量了掺入C-S-H粉体后水泥的水化速率和水化热;采用透过高度法测试了C-S-H粉体的接触角;运用水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确定了掺C-S-H粉体后水泥水化反应速率常数K,水化度α,反应级数n等动力学参数;并根据动力学微分曲线评价了C-S-H粉体对水泥水化机理和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S-H粉体能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总量和成核势垒,并使其水化放热峰提前;C-S-H粉体在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主要起晶种作用;在一定C-S-H粉体掺量(质量分数)范围(1%~3%)内,水泥水化过程符合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过程)-相边界反应(I过程)-扩散(D过程)的水化机理,C-S-H粉体促进了NG过程,对I过程有一定的削弱作用,而对D过程影响很小.
[Abstract]:The effect of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C-S-H) powder on the hydration kinetic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cement was studied. The hydration rate and heat of cement were measured by air microcalorimeter, the contact angle of C-S-H powder was measured by transmission height method, and the hydration kinetics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he kinetic parameters of cement hydration reaction rate constant K, hydration degree 伪, reaction order n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 of C-S-H powder on cement hydration mechanism and hydration process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kinetic differential cur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hydration heat and nucleation barrier of cement can be reduced, and the hydration exothermic peak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ydration reaction of cement, and within a certain amount (mass fraction) of C-S-H powder (1%). The hydration process of ce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ation mechanism of crystal nucleation and crystal growth (NG process), phase boundary reaction (I process) and diffusion (D process). C-S-H powder promotes NG process, weakens I process to some extent,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D proces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2171)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R50450) 重庆大学大型仪器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3121513)
【分类号】:TQ17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政;杨英姿;李家和;;水化硅酸钙晶种的制备及对水泥强度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7年06期
2 阎培渝;郑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模型[J];硅酸盐学报;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浪;宋固全;刘麟;;水泥水化过程的微观结构模型与数值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汪宏;;A B→C型反应中A B的平衡态处理[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3 张秀标;王传贵;周旭;;竹造纸污泥纤维的特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赵英国;;Origin软件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旭东;李建民;杨荣杰;赵信歧;;相稳定硝酸铵表面改性及在推进剂中的应用[J];火炸药学报;2009年01期
6 张佐光,陈亮,李敏,孙志杰;纤维/树脂浸润测试仪的研制与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段雪,马力,王琪,彭少逸;程序升温液相反应技术[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段雪,马力,王琪,彭少逸;程序升温过程的动力学特征[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9 李增和,刘秀英,马丽景,王雪梅,白守礼,张仁佑;HZSM-5催化剂上间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姚荣兴,王瑛,王迎,钱蔚芬,沈新元;测量粉体湿润接触角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及应用[J];玻璃与搪瓷;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传慧;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合成及表面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春明;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的颜料喷墨印花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刘海蛟;MCFB烟气净化系统的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登祥;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理论与控制技术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治国;几类生化模型的共存态和稳定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景彩;柔性集尘极应用于燃煤脱硫烟气深度净化的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琳;基于计算智能的水泥水化过程建模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梁春;石油污染含水介质水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李响;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性能与浆体微观结构稳定性[D];清华大学;2010年
10 李帅;几种蛋白质分子功能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云升;孙伟;郑克仁;贾艳涛;;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水化反应进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远中,唐尔焯;C-S-H及C-S-H脱水相对水泥石结构改性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1年04期
3 侯云芬;水热合成C-S-H凝胶所用硅质原料的特性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0年02期
4 蔡舒,姚康德,关勇辉;羟基磷灰石晶种对α-磷酸钙骨水泥水化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3年01期
5 施惠生,方泽锋;粉煤灰对水泥浆体早期水化和孔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4年01期
6 阎培渝;郑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模型[J];硅酸盐学报;2006年05期
7 潘志华,杨南如,增田嗣也,高田みのり,冈田能彦,齐藤亨;ALC-CH系统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Ⅰ 水热处理温度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庆功,赵黎安,,周大千,吴克信;磷酸盐水泥的微观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张敬乾,翟滨,宋文静;抗酸水泥的研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马保国,张莉,董荣珍,张平均,朱洪波,钟开红;锌盐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4期
4 李敏;雷氏法和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对比试验分析[J];云南建材;1997年04期
5 程水艳;刘涛;;有关水泥安定性影响因素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32期
6 吴浪;宋固全;雷斌;;基于多相水化模型的水泥水化动力学研究[J];混凝土;2010年06期
7 刘光宗;方水平;陈小燕;;基于各相矿物组成含量的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8 马宁;;粉细砂经水泥改良后击实特性研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杨智光;张景富;徐明;;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6年03期
10 王鹏飞;路新瀛;;水泥早龄水化电阻成像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荣珍;马保国;朱洪波;许永和;;热-电模型(H-E模型)方法研究水泥初始水化结构与历程[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茹;施小鑫;王培铭;;苯丙和丁苯乳液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对比[A];第五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5th NCCM)[C];2013年
3 任双宏;;水泥稳定碎石受晒延时的试验模拟分析[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本文编号:2112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11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