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2:36
【摘要】:装配式结构相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在节能及提高施工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装配式建筑各构件通常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接的施工方法,其节点的连接情况常常是影响结构整体性的重要因素。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并采用室内试验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结构的力学性能、变形特征以及性能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相关结论如下。1、针对现有柱脚节点存在整体性差、连接强度弱、施工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叠合装配式结构,所设计结构从承载性能改善和施工吊装准确定位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设置了补强角钢、基础内锚板、连接凸隼和连接钢体。2、根据结构性能测试的需要,设计了一套适宜的室内试验方案;在试验构件方面,分别制备了现浇试件及叠合试件,在试件内部布置了应变测试点,并测试了各试件材料的性能;在加载装置方面,对实验室内的单梁弯曲加载装置进行改装,使其满足施加横向荷载及竖向荷载的需要。3、对制备的试件分别进行抗压试验和抗剪试验。从试验成果来看:叠合试件与现浇试件在受力性能及变形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然而,叠合试件相对于现浇试件应变增长更为缓慢、应变峰值较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叠合试件裂缝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位于柱的上部,且未出现裂缝向下贯穿至柱脚核心区域的情况(相对于现浇试件);在横向剪切荷载作用下,叠合试件裂缝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位于柱身左侧的新老混凝土交界处,且未出现裂缝布满柱脚核心区的情况(相对于现浇试件);在承载能力方面,叠合试件抗压承载力较现浇试件提高约7%,抗剪承载力较现浇试件提高约14.4%。4、建立了与室内试验相一致的仿真分析模型,对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仿真分析。从仿真分析情况来看,叠合试件模型在应力应变分布、变形特征、承载性能等方面均优于现浇试件模型,补强角钢长度及厚度、连接钢体长度及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的改变均会对结构性能产生影响,但从仿真模拟及层次分析情况来看,补强角钢长度、连接钢体长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尤为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健;刘西林;佟泽华;;多单元企业内部知识转移连接结构——基于知识复杂度的研究[J];技术经济;2015年12期

2 应志强;复合冲模卸料连接结构的改进[J];模具工业;1999年06期

3 王尊贞;;一种新型皮带轮与轴的连接结构[J];矿山机械;1988年05期

4 党英;马晓平;;无人机中翼与尾撑之间易损连接结构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6年05期

5 裴俊厚,刘涛;边界固定位置与作用载荷对T型连接结构性能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1996年02期

6 王重文;连现忠;;瓦斯抽采钻孔横“T”连接结构的研究与应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6年01期

7 邹艳红;沈明秀;;环箍连接结构参数化有限元优化设计[J];电子测试;2015年19期

8 刘远东;尹益辉;余绍蓉;;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楔环连接结构尺寸设计[J];机械设计;2009年01期

9 秦朝烨;褚福磊;阎绍泽;;包带式星箭连接结构轴向刚度研究[J];宇航学报;2009年05期

10 胡明珠;;无连接结构、多连接结构及其综合运用的修辞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中一;徐长祥;;高环保、高节能、高可靠的挤压管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珊珊;;点式连接结构典型破坏模式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尹益辉;唐章华;刘远东;;楔环连接结构轴向—横向联合加载实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4 李雅娣;曹琪;陈晨;;复合材料壳体不同连接结构设计和强度有限元分析[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八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结构、强度和可靠性技术[C];2017年

5 刘远东;尹益辉;张卫红;;以强度和质量为目标的楔环连接结构几何参数优化[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于广彦;于晓多;杨东大;;球形储罐上支柱长圆形连接结构[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7 尹益辉;徐兵;刘光勇;;楔环连接结构静强度可靠性的数值模拟[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8 刘青林;胡绍全;;楔环连接结构振动过程中的超谐共振现象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唐中一;徐长祥;;高环保、高节能、高可靠的挤压管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A];安全与可靠性——2006流体机械与压力容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申加康;陈明明;周春燕;;螺钉连接结构的微振动传递刚度特性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振动与噪声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房岭梅 李静;浅谈审查意见中关于公知常识的答复策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年

2 ;变压器用风冷却器 冷却管的连接结构[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3 辽宁省手法诊疗研究会会长 刘海起;发展“手法诊疗”势在必行[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4 ;HP NAS 8000扩展易[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玉玲;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结构的失效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伟;点阵复合材料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连接结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3 段元欣;CFRP螺栓干涉连接结构预紧行为及静强度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石炜;航空发动机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葛恩德;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叠层连接结构孔挤压强化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谭洪波;骨软骨脱细胞基质材料研制及修复功能动物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7 汤春波;种植体-基台连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机研磨基台的设计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8 王缅;有限元动力学宽频带计算与连接结构实验建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李一X;预紧连接结构非线性力学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10 李晓文;舰船复合材料上层建筑连接结构设计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海琉;基于地热采暖系统的地板可拆卸连接结构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2 周猛;CFRP锪窝制孔尺寸及误差对连接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8年

3 严浩;叠合装配式柱与基础连接结构及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

4 王金田;车辆端部连接结构动态参数测试系统及试验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5 李丰勤;微型车车门内饰板卡扣连接结构与布置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6 黄鹏;楔环连接结构的应力分析和强度评判[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7 何鹏;复合材料上层建筑连接结构渐进损伤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8 龙慧;建筑室内产品设计中动连接结构方式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9 申加康;螺钉连接结构的微振动传递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谢雪峰;航天器连接结构非线性力学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49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49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c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