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结构光成像的散状堆料体积测量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3:52
【摘要】:散状堆料体积测量是实际生产中的一项技术难题。传统的测量方法存在成本高、测量准确度低等问题,国外的高精度设备价格昂贵,受环境条件限制,不宜推广。因此,开发一款方便、准确、低成本的体积测量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结构光成像散状堆料体积测量系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结构光成像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体积测量系统应用环境和功能需求,进行体积测量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实验台的搭建。(2)通过对相位移投影法和编码投影法进行仿真分析,设计了基于格雷码与相位移相结合的结构光投影方式,并对该投影方式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得到格雷码和相位移周期。分析体积测量系统的功能模块,完成软件系统设计,进而实现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3)通过分析传统摄像机标定方法,确定采用张正友平面标定法和改进的圆点标定板对摄像机进行标定,再采用Bouguet算法对标定后图像进行立体矫正。(4)引入图像去雾尘和低照度增强作为图像预处理方法,应对雾尘和低照度环境。改进特征提取方法,优化立体匹配策略,提高获取三维点云获取的速度、精度。在不同仿真环境下,对不同体积的散状白灰进行体积计算和误差分析。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结构光成像散状堆料体积测量系统,基本满足散状堆料体积测量要求,为深入研究基于结构光的散状堆料体积测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91.41;TU712.3
【图文】:

三维扫描仪,领域


ATOS三维扫描仪

实物,扫描仪,技术路线


扫描仪实物图

结构光,测量原理,目标,三角测量原理


过 DLP 进行投影,使两台 CCD 相机采集被测目标光栅图像的像中光栅被调制像素的相位值,确定每特征点的位置,对每个息进行立体匹配,再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获取被测目标三维信息云获取,生成三维点云图,进而对被测目标进行体积计算。下构光的成像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静文;青鑫月;万琦;;基于Opencv与Matlab的双目测距系统研究[J];信息通信;2015年02期

2 吴迪;朱青松;;图像去雾的最新研究进展[J];自动化学报;2015年02期

3 关芳芳;程筱胜;;基于极线校正的相移结构光三维测量[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高如新;王俊孟;;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煤体积测量[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年05期

5 安冬;盖绍彦;达飞鹏;;一种新的基于条纹投影的三维轮廓测量系统模型[J];光学学报;2014年05期

6 张肃;徐春云;王文生;;基于多小波增强的雾天运动目标跟踪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2期

7 吉华;戴健伟;孔令钊;岳显;樊刚;;基于激光测距的车载沙石体积测量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3年02期

8 李靖;王炜;张茂军;;双目立体视觉和编码结构光相结合的三维重建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2年S2期

9 方帅;杨静荣;曹洋;武鹏飞;饶瑞中;;图像引导滤波的局部多尺度Retinex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2年07期

10 霍金城;吴庆阳;曾祥军;邓丽;;部分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研究[J];光电工程;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万祯;数字投影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中伟;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与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赵焕东;相位测量轮廓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单思宇;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轮廓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赵焕谦;基于结构光和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支秋颖;基于光栅投影法的三维形貌重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4 王良丹;双目结构光视觉系统及三维重建方法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5 宓逸舟;基于双目视觉的快递包裹体积计量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6 程乐芬;基于点云的牛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李学锋;双目视觉与编码结构光结合的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毛琳琳;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大堆物料体积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9 刘晓辉;基于格雷码与相移结合的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5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755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