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对海砂混凝土中氯离子固化及钢筋锈蚀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21 07:31
【摘要】:海砂中的氯化物可使混凝土中钢筋发生大面积锈蚀,即使海砂引入的初始游离氯离子含量低于临界阈值,考虑碳化对固化氯离子的释放以及内部迁移效应,海砂混凝土结构也可能遭受超过设计预期的耐久性破坏风险。本文针对碳化对海砂混凝土中氯离子固化及钢筋锈蚀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碳化使已结合的氯离子重新释放为自由氯离子,碳化区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要显著高于非碳化区,且出现了碳化作用驱动氯离子迁移的现象。(2)氯离子对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海砂中引入一定含量的氯离子将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这与氯离子能促进水泥水化有关。(3)推导了碳化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迁移模型,该模型能表征碳化作用下氯离子含量沿碳化深度先增后减的分布规律及氯离子浓度分布曲线的经时变化规律。(4)保护层厚度对钢筋腐蚀电位有一定的影响,碳化前,钢筋腐蚀电位变化幅度并不明显,碳化后,受碳化区影响的保护层厚度较小的钢筋腐蚀电位明显降低,而保护层厚度较大的钢筋电位基本不受影响。钢筋的表面处理方式对钢筋腐蚀电位及腐蚀电流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对腐蚀电位,预锈钢筋的腐蚀电位最正,其次是原状钢筋,化学处理的钢筋电位最负;对腐蚀电流密度,化学处理钢筋最小、其次是原状钢筋,预锈钢筋则最大。(5)早期碳化作用对钢筋腐蚀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碳化使保护层混凝土更为密实,增加了混凝土电解质的电阻率,降低了钢筋腐蚀的速度。(6)实际工程调查显示,碳化作用可驱使氯离子在碳化的峰面聚集,使局部的自由氯离子含量显著提高。受到氯离子含量峰值和碳化的双重效应,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程度非常严重。(7)快速碳化试验及工程调查证明,海砂混凝土结构必须考虑碳化与氯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谨慎确定海砂混凝土结构中的氯离子限值以及选择合理的既有海砂混凝土治理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
【图文】:
是一种灵敏度较大的 CO2传感器。控制器电路图如图 2.2 所示。图 2.2 CO2控制器电路图2.1.3 试验过程及方法1)试件配比及成型净浆试件:水灰比为 0.5;采用在拌合水加氯化钠的方式引入氯离子,含量选择 3 个水平,分别为占水泥质量 0%、0.5%和 1.0%。浇筑成型两种不同尺寸的试件,其中直径 100mm、高 50mm 的大圆柱试块用来测试碳化深度和氯离子含量;直径 15mm、高 60mm 小圆柱试块则用于碳化机理分析,净浆试件的配比及
碳化对海砂混凝土中氯离子固化及钢筋锈蚀行为的影响a)碳化箱体 b)控制器图 2.1 快速碳化装置O2浓度值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根据电路图自行设计而成,如图 2.1b)CO2传感器型号为 COZIR-Wide Rang,是一种灵敏度较大的 CO2传感器电路图如图 2.2 所示。
除了未碳化(二氧化碳浓度 0.0%)和自然碳化(二氧化碳浓度 0.03%)试件外,其它试件都放入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快速碳化箱中进行试验。碳化过程大致如下:玻璃干燥器底部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后,用高压气管将二氧化碳经减压阀和电磁阀连接至碳化箱。箱中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监测箱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图 2.1 b)所示的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关调节箱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设定值。试件标准养护 28d 后进行快速碳化试验,碳化深度试件的预处理过程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2-2009)[55]进行。采用酚酞指示剂测量净浆的碳化深度,然后取其平均值得出碳化深度值。3)氯离子含量测试碳化后试件在测量碳化深度后,采用磨粉机按照不同的深度从试块表面到内部,磨粉方式采用逐层阶梯型的研磨,并结合手动碾磨的方式保证所有粉末过0.315mm 筛。磨粉机器及磨粉后试件见图 2.3。
本文编号:2764091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
【图文】:
是一种灵敏度较大的 CO2传感器。控制器电路图如图 2.2 所示。图 2.2 CO2控制器电路图2.1.3 试验过程及方法1)试件配比及成型净浆试件:水灰比为 0.5;采用在拌合水加氯化钠的方式引入氯离子,含量选择 3 个水平,分别为占水泥质量 0%、0.5%和 1.0%。浇筑成型两种不同尺寸的试件,其中直径 100mm、高 50mm 的大圆柱试块用来测试碳化深度和氯离子含量;直径 15mm、高 60mm 小圆柱试块则用于碳化机理分析,净浆试件的配比及
碳化对海砂混凝土中氯离子固化及钢筋锈蚀行为的影响a)碳化箱体 b)控制器图 2.1 快速碳化装置O2浓度值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根据电路图自行设计而成,如图 2.1b)CO2传感器型号为 COZIR-Wide Rang,是一种灵敏度较大的 CO2传感器电路图如图 2.2 所示。
除了未碳化(二氧化碳浓度 0.0%)和自然碳化(二氧化碳浓度 0.03%)试件外,其它试件都放入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快速碳化箱中进行试验。碳化过程大致如下:玻璃干燥器底部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后,用高压气管将二氧化碳经减压阀和电磁阀连接至碳化箱。箱中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监测箱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图 2.1 b)所示的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关调节箱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设定值。试件标准养护 28d 后进行快速碳化试验,碳化深度试件的预处理过程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与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2-2009)[55]进行。采用酚酞指示剂测量净浆的碳化深度,然后取其平均值得出碳化深度值。3)氯离子含量测试碳化后试件在测量碳化深度后,采用磨粉机按照不同的深度从试块表面到内部,磨粉方式采用逐层阶梯型的研磨,并结合手动碾磨的方式保证所有粉末过0.315mm 筛。磨粉机器及磨粉后试件见图 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波;成荻;杨绿峰;;混凝土结构的碳化环境作用量化与耐久性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2 陈伟;徐亦冬;耿健;;碳化和应力作用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5年05期
3 柳俊哲;闫加利;巴明芳;贺智敏;陈剑斌;;碳化对水泥混凝土内氯离子分布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5年01期
4 杨蔚为;郑永来;郑顺;;混凝土碳化对氯离子扩散影响试验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5 殷文;魏王俊;王旭艳;朱宁;;混凝土碳化收缩及其机理分析[J];工程质量;2014年08期
6 牛荻涛;孙丛涛;;混凝土碳化与氯离子侵蚀共同作用研究[J];硅酸盐学报;2013年08期
7 元成方;牛荻涛;陈娜;段付珍;;碳化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3年04期
8 万朝均;张廷雷;陈璐圆;夏建民;李有光;;粉煤灰水泥石碳化性能的化学分析[J];硅酸盐学报;2012年08期
9 元成方;牛荻涛;齐广政;;干湿循环机制下碳化混凝土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陈树亮;;混凝土碳化机理、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J];水利电力科技;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2764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76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