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之一。现今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得热量在大气中驻留的时间多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危机。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因为这样将会对未来的气候和未来的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过去30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家,我国未来必将面临碳减排的巨大压力。因此,我们要建立“气候适应型社会”,即探索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做到能源低消耗、污染低排放的新标准。供热的节能减排研究,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和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为基础,重点研究了我国生物质锅炉在供热过程中碳减排的监测及计算、报告和核查三方面。论文首先介绍了生物质锅炉,阐述了生物质锅炉的发展趋势及生物质锅炉碳减排项目在我国的开展情况;其次分析了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提出了适合我国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碳减排量的计算方法,包括项目边界的选取、基准线情景的识别、碳排放计算方法的选择及监测、报告和核查方式的应用;最后,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本论文所提方法学在实际工程中的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结合项目案例分析了生物质供热项目在计算过程中对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的影响因素。本论文的研究为我国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数据的监测、碳减排量的计算提供了技术指导。
【关键词】:生物质锅炉 供热 碳排放 碳减排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33.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15
- 1.1.1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现状11-13
- 1.1.2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13-14
- 1.1.3 中国的碳排放现状14-15
- 1.2 生物质能利用情况15-20
- 1.2.1 全球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情况16
- 1.2.2 中国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情况16-20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20-23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论文框架20-23
- 第2章 生物质锅炉概述23-29
- 2.1 生物质锅炉的相关介绍23-24
- 2.2 国内外生物质锅炉发展状况24-26
- 2.2.1 生物质流化床锅炉24-25
- 2.2.2 生物质层燃锅炉25-26
- 2.3 生物质锅炉碳减排项目的发展现状26-28
- 2.3.1 国家发改委批准情况26
- 2.3.2 在CDM执行理事会的签发情况26-27
- 2.3.3 生物质锅炉类碳减排项目存在的问题27-28
- 2.4 生物质锅炉发展趋势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研究29-51
- 3.1 开展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的必要性29-31
- 3.1.1 我国冬季集中供热现状29-30
- 3.1.2 生物质锅炉供热发展的必要性30-31
- 3.2 项目层面开展MRV体系31-32
- 3.2.1 MRV简介31
- 3.2.2 开展MRV的必要性31-32
- 3.3 项目开展MRV的重点解决问题32-37
- 3.3.1 方法学选取32-34
- 3.3.2 项目边界的选取34-35
- 3.3.3 基准线情景分析及选择35-37
- 3.4 生物质锅炉供热碳减排量计算37-47
- 3.4.1 基准线排放37-43
- 3.4.2 项目碳排放43-45
- 3.4.3 泄漏量计算45-46
- 3.4.4 减排量计算46-47
- 3.5 生物质锅炉供热碳排放的监测、收集与报告47-49
- 3.5.1 数据监测47-48
- 3.5.2 数据收集48
- 3.5.3 数据报告48-49
- 3.6 生物质锅炉供热碳减排核查49-50
- 3.6.1 核查报告50
- 3.7 本章小结50-51
- 第4章 项目案例分析51-73
- 4.1 项目概况51-53
- 4.1.1 项目概况介绍51
- 4.1.2 项目供热方案51-53
- 4.2 项目基准线确定53-54
- 4.3 项目碳减排量计算54-60
- 4.3.1 基准线排放量54-57
- 4.3.2 项目活动碳排放量57-59
- 4.3.3 泄漏量59-60
- 4.3.4 项目碳减排量60
- 4.4 项目碳排放的监测与核查60-67
- 4.4.1 项目监测60-66
- 4.4.2 项目核查66-67
- 4.5 碳减排量影响因素分析67-71
- 4.5.1 项目活动情景下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68-70
- 4.5.2 基准线情景下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70-71
- 4.6 本章小结71-73
- 结论73-75
- 主要研究结论73
- 展望73-75
- 致谢75-77
- 参考文献77-81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永祥;蔡宏伟;陈俊;;流化床生物质燃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工业锅炉;2011年06期
2 何吉成;;1960—2009年中国民航飞机的CO_2逐年排放变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4期
3 何吉成;;1960-2009年中国民航飞机耗能变化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年02期
4 黄强;綦琦;章晓慧;;中国民航碳减排的压力与对策[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年04期
5 苏俊林;王震坤;矫振伟;;高效洁净生物质锅炉的开发及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年08期
6 肖亮;宋国华;;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陈曦;韩志群;孔繁华;胡徐腾;;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J];化学进展;2007年Z2期
8 张明,袁益超,刘聿拯;生物质直接燃烧技术的发展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5年01期
9 谭天伟,王芳,邓利;生物能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代化工;2003年09期
10 田宜水,张鉴铭,陈晓夫,姚向君,崔远勃;秸秆直燃热水锅炉供热系统的研究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梦;城镇化下我国北方省份集中供热耗煤预测及节能潜力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