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地学信息图谱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3 11:49
多中心城市群具有交通网络发达、功能联系密切、空间多维复合等特征,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探索城市群LUCC数量结构与时空格局一体化耦合机理,研究用地变化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有助于深入揭示多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为同类城市群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典型案例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1995—2015年四个时期地学信息图谱,并耦合重心转移模型,在总体量化分析基础上,重点从城际与城乡视角深入解析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和一体化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总体动态加速演变。四期建设用地扩张年动态度分别为1.06、4.10、2.21和7.39,转移强度动态增加,耕地和林地呈加速减少态势。②城际与城乡地类图谱转移呈现多维演变。图谱"15(耕地→建设用地)、25(林地→建设用地)、45(水域→建设用地)"重心由株洲城区(Ⅰ期)向长沙城区(Ⅱ期和Ⅲ期)再向湘潭城区(Ⅳ期)迁移,经历"相对均衡-长沙加速崛起-有机均衡"和"城市加速集聚-城乡相对均衡"演变过程。③近年来,城际转移强度差异缩小,转移结构分异增加,区域主体功能逐...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长株潭城市群主要用地转移图谱重心分布
1995—2015年长株潭三市地均GDP和人均GDP差异演变
图6 1995—2015年长株潭三市地均GDP和人均GDP差异演变长株潭城乡各区域地均GDP增长呈现“快速、较均衡-高速、非均衡-快速、较均衡”的演变态势,城乡地均产出水平总体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图7a)。人均GDP方面,Ⅰ~Ⅱ期城乡增速差异不大,Ⅲ~Ⅳ期乡村(县域)增速普遍高于城区,城乡发展均衡度持续快速提升(图7b),人均GDP相对系数总体差距由1995年的4.0倍缩小至2015年的1.86倍(图7d);分区系数层面,长沙市城区先上升后减小,株洲城区持续降低,湘潭城区先降后升,长沙乡村持续快速上升,株洲和湘潭乡村有所上升(图7c和图7d)。在此同时,湘潭市城区、长沙市城区和乡村建设用地扩张较为明显,城乡用地扩张与经济社会发展演变格局基本契合,呈现加速一体化态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及展望[J]. 龙花楼,戈大专,王介勇. 地理学报. 2019(12)
[2]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识别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 林伊琳,赵俊三,张萌,陈国平.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8)
[3]沂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图谱特征分析[J]. 于元赫,李子君,林锦阔,刘金玉,王硕.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4]京津冀1980—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轨迹及未来情景模拟[J]. 李孝永,匡文慧. 经济地理. 2019(03)
[5]长株潭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 周国华,陈炉,唐承丽,贺艳华,冉钊. 经济地理. 2018(06)
[6]基于重心-GTWR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城镇扩展格局与驱动力多维解析[J]. 王海军,张彬,刘耀林,刘艳芳,徐姗,邓羽,赵雲泰,陈宇琛,洪松. 地理学报. 2018(06)
[7]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J]. 刘纪远,宁佳,匡文慧,徐新良,张树文,颜长珍,李仁东,吴世新,胡云锋,杜国明,迟文峰,潘涛,宁静. 地理学报. 2018(05)
[8]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与地理学贡献[J]. 方创琳,王振波,马海涛. 地理学报. 2018(04)
[9]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产业用地变化图谱[J]. 董隽,臧淑英,郭红,倪超. 地理研究. 2015(10)
[10]行政边界区域土地利用与空间发展模式研究——以长株潭结合部为例[J]. 唐常春,樊杰,陈东,胡望舒. 人文地理. 2013(02)
本文编号:3357808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长株潭城市群主要用地转移图谱重心分布
1995—2015年长株潭三市地均GDP和人均GDP差异演变
图6 1995—2015年长株潭三市地均GDP和人均GDP差异演变长株潭城乡各区域地均GDP增长呈现“快速、较均衡-高速、非均衡-快速、较均衡”的演变态势,城乡地均产出水平总体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图7a)。人均GDP方面,Ⅰ~Ⅱ期城乡增速差异不大,Ⅲ~Ⅳ期乡村(县域)增速普遍高于城区,城乡发展均衡度持续快速提升(图7b),人均GDP相对系数总体差距由1995年的4.0倍缩小至2015年的1.86倍(图7d);分区系数层面,长沙市城区先上升后减小,株洲城区持续降低,湘潭城区先降后升,长沙乡村持续快速上升,株洲和湘潭乡村有所上升(图7c和图7d)。在此同时,湘潭市城区、长沙市城区和乡村建设用地扩张较为明显,城乡用地扩张与经济社会发展演变格局基本契合,呈现加速一体化态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耦合研究进展及展望[J]. 龙花楼,戈大专,王介勇. 地理学报. 2019(12)
[2]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识别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 林伊琳,赵俊三,张萌,陈国平.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8)
[3]沂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图谱特征分析[J]. 于元赫,李子君,林锦阔,刘金玉,王硕.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4]京津冀1980—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轨迹及未来情景模拟[J]. 李孝永,匡文慧. 经济地理. 2019(03)
[5]长株潭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 周国华,陈炉,唐承丽,贺艳华,冉钊. 经济地理. 2018(06)
[6]基于重心-GTWR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城镇扩展格局与驱动力多维解析[J]. 王海军,张彬,刘耀林,刘艳芳,徐姗,邓羽,赵雲泰,陈宇琛,洪松. 地理学报. 2018(06)
[7]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J]. 刘纪远,宁佳,匡文慧,徐新良,张树文,颜长珍,李仁东,吴世新,胡云锋,杜国明,迟文峰,潘涛,宁静. 地理学报. 2018(05)
[8]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与地理学贡献[J]. 方创琳,王振波,马海涛. 地理学报. 2018(04)
[9]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产业用地变化图谱[J]. 董隽,臧淑英,郭红,倪超. 地理研究. 2015(10)
[10]行政边界区域土地利用与空间发展模式研究——以长株潭结合部为例[J]. 唐常春,樊杰,陈东,胡望舒. 人文地理. 2013(02)
本文编号:3357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357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