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油砂力学及热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15:03

  本文关键词:油砂力学及热学性质的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取自新疆克拉玛依风城油田重油储层的油砂进行室温和高温三轴固结排水压缩试验,研究了油砂基本力学和热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试验条件下,油砂的偏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软化阶段,高温试验条件下则首先会出现压密阶段,不同围压下的体积应变变化规律显著不同;油砂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与固结压力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高温对油砂的峰值强度、残余强度、泊松比和弹性模量影响很小;油砂的内摩擦角为34°,大小与粗粒土相近,凝聚力为0.47 MPa;油砂的热膨胀系数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环向膨胀系数远大于轴向膨胀系数;围压?3=5 MPa时存在临界温度,使得油砂的变形在低于或高于临界温度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当温度小于临界温度时,试件的环向变形、轴向变形、体积变形均随温度的升高线性膨胀;当温度大于临界温度时,试件的环向变形、轴向变形、体积变形均随温度的升高线性收缩。最后将风城油砂的性质与加拿大Athabasca和Cold Lake两处的油砂进行了对比,发现3个地区的油砂在强度、变形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对风城重油资源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系;四川大学能源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BitCan地质科学与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风城油田 油砂 岩石力学 热学特性 试验研究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1CB201201)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No.2012DFA60760)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No.2012FZ0124)
【分类号】:TU458
【正文快照】: 5.Bit Can地质科学与工程有限公司,阿尔伯塔卡尔加里,TZP 3L5)1引言油砂又称为沥青砂,是一种含天然沥青(或重油)的沉积砂岩或其他岩石;通常是由砂、沥青(或重油)、矿物质、黏土和水组成的混合物[1]。油砂中含有的重油、超重油或沥青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我国油砂地质资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国庆;赵成刚;;非饱和土渗流和变形强度特性的温度效应[J];力学进展;2010年02期

2 李俊岭,张玉贞,李淑云,钱家麟;新疆油砂稠油制特种沥青[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8年12期

3 高志农,许东华;青海油砂矿的物理化学特性[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6期

4 方朝合;刘人和;王红岩;童凯军;拜文华;张银德;刘英祥;;新疆风城地区油砂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天然气工业;2008年11期

5 刘人和;王红岩;王广俊;拜文华;赵群;;中国油砂矿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前景[J];天然气工业;2009年09期

6 于连东;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特种油气藏;2001年02期

7 童晓光;;非常规油的成因和分布[J];石油学报;2012年S1期

8 马中振;陈和平;谢寅符;刘亚明;李嘉;王丹丹;阳孝法;周玉冰;;基于开采技术的重油-油砂可采储量计算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5期

9 郑德温;方朝合;李剑;葛稚新;王义凤;;油砂开采技术和方法综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曲日涛;苏海芳;曹嫣红;;中深层稠油油藏开采新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益波;胡永乐;徐进;陈剑杰;;混凝土Johnson-Holmquist模型极限面参数确定[J];兵工学报;2010年06期

2 王军;;小洼油田吞吐后期一注多采效果评价[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向京;阮波;彭意;;饱和粘性土三轴剪切性状的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4 闻守斌,刘永建,宋玉旺,李芙蓉,刘跃俊;硅钨酸对胜利油田超稠油的催化降黏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陈涛平;高明;;普通稠油蒸气驱后提高采收率实验[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朱浩稳;杨晓强;钱炯;;石灰稳定土强度变化规律的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9期

7 邹宗兴;唐辉明;徐伟;倪卫达;雍睿;;三轴试验莫尔包络线模型拟合[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8 纪佑军;程林松;黄凌萧;;稠油组合式热力开采参数优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9 米海珍;朱浩稳;王昊;;三轴试验下二八灰土强度的变化规律[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秦勇;樊竞泽;秦旭;;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参数优化研究[J];广州化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益波;胡永乐;徐进;陈剑杰;;基于Mohr-Coulomb准则和高压三轴试验的混凝土JH模型极限面参数[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邱吉祥;;顺酐溶剂吸收工艺技术的改造应用[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单玄龙;杜商;马峰;罗洪浩;刘祚东;;国内外油砂勘探与开发新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王子辉;;深埋圆形洞室支护前后应力位移状态及地震响应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同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曲同慈;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特超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方式提高采收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邵玉娴;粘性土工程性质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明学;大庆西部稠油潜力评价及开发方式优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5 胡绍彬;注蒸汽采油流度控制剂研制与室内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栾海波;松辽盆地永平油田油藏开发地质与开发部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高玉生;几种高凝稠油及高凝原油的乳化降凝降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善文;济阳坳陷深层稠油成因机理、储层评价与成藏规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9 聂昌谋;苏丹Fula油田和Moga油田油藏特征和油藏工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刘春天;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动力学研究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东阳;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稠油降粘的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国峰;基于重载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田辉;非饱和膨润土热—水—力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亮;多种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祝愿;含油污泥水洗分离实验室研究及室外中试装置设计开发[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万丽;稠油乳化剂APG的合成与性能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李巍;应用热管补偿稠油井筒热损失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姜旭;洼38块沙三段转换开发方式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丽英;长春岭107区块热采油藏地质及动态数模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刘广顺;新蒸汽吞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静华;王建华;徐英娜;王连成;魏昌敏;许瑞江;;稠油油藏出砂冷采技术实践[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2 刘永建,范洪富,钟立国,刘喜林,孙守国;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新技术初探[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高志农,胡华中,陈亦凡;不同成因天然沥青的结构组成特征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4 赵法锁,张伯友,卢全中,宋飞;某工程边坡软岩三轴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唐加山;正态随机变量的非线性函数具有正态性的两个例子[J];大学数学;2003年01期

6 刘东升;张浪;;岩土材料屈服准则的可靠度解析[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杨凯;刘东升;易前应;吴应祥;;重庆市岩石抗剪强度参数统计分析及应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陈敬虞;龚晓南;邓亚虹;;基于内变量理论的岩土材料本构关系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3期

9 黄辉才;李敢;于昭东;刘玉国;曾凡春;鲁东利;沈盛;;胜利油田疏松砂岩稠油冷采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1期

10 俞茂宏,彭一江;强度理论百年总结[J];力学进展;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浮标系数与垂直流速系数之试验研究[J];新黄河;1955年01期

2 胡秀仁,方田,李国鼎;蚯蚓处理垃圾的试验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1年04期

3 段长春,李胜华,,周福俊,杜全友;大庆地区工业污水和潜水混合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4期

4 徐筱欣,施锡钜;某空气净化器净化材料筛选和阻力特性试验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07期

5 盛谦;;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研究[J];大众科技;2009年08期

6 施建勇,彭功勋,刘荣,吕进,胡亚东;固体废弃物室内沉降试验问题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贺心燕;邓春蕾;;粉煤灰除磷的试验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26期

8 赵忠宪,仪垂贵,滕德兴,李润兴;汉沽污水库养鱼试验研究[J];生态学报;1986年02期

9 《内蒙古科技试验站点调研》课题组;;内蒙古科技试验站点建设状况及发展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1991年05期

10 王超;氮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试验研究[J];水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绪斌;;学生宿舍潜在火灾危险性的试验研究[A];2007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青勇;董广清;耿树德;武晓峰;唐杰;;淡水帷幕技术防治海(咸)水入侵试验研究[A];山东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3 廖七云;胡仁东;;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试验研究[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别如山;卢杰;;垃圾飞灰与煤灰混合后的灰熔融特性试验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5 刘文颖;江泉;朱卫;朱晓冬;;码头技改工程试验研究与分析[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6 王宇驰;衣军勇;;凝灰岩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试验研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杨长顺;刘掌兴;;无风管风扇层风流通风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8 李国平;沈殷;吴忠彩;高一峰;沈永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许云峰;欧明明;潘海东;王亚林;贾金平;;电化学杀藻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魏东洋;许振成;贾晓珊;;UV/O_3降解六氯苯的试验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张俊德;试验,为明天奠基[N];张掖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钟伟;大投入要有大产出 高投资要有高效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外墙保温防火试验及建筑应用的研究(六)[N];中国建设报;2007年

4 记者 胡治平 通讯员 易友;三峡三期截流正加紧试验研究[N];湖北日报;2000年

5 密歇根大学内科教授Kenneth Jamerson博士;VALUE试验价值何在[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东亮;我国“人造生物圈”试验成功[N];北京日报;2012年

7 冯长华;彭泽多项试验研究服务棉花生产发展[N];九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天舒;“黄金大米”研究踩了哪些“红线”[N];健康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亚雄;粉煤灰用做铁路填料的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袁峥;矿冶废渣在水污染治理中应用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卫琛喻;湿空气透平循环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波;金川炼镍渣提铁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刘永臣;草方格铺设机的铺设轮设计与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潘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系统的研制开发[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袁瀚;海水温差驱动的氨水再热—引射吸收动力循环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练强;锰渣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6 杨淑华;清扫机盘刷清扫性能试验研究与运动仿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谢大元;锌挥发窑渣选银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李萃青;FILTER系统运行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赖开忠;制药副产品油的基础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蒋芳超;钢筋混凝土涵管受力性能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油砂力学及热学性质的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494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