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考虑基坑形状和平面尺寸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及异形基坑的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5 15:38

  本文关键词:考虑基坑形状和平面尺寸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及异形基坑的稳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基坑工程 安全系数 抗隆起稳定 形状 平面尺寸 圆形基坑 变形


【摘要】:基坑的常见形状有条形、矩形、圆形和手枪形等;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形状基坑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不同。但是,目前国内基坑规范推荐的分析基坑稳定性的方法基本上都不能考虑基坑形状对稳定性的影响。在一个基坑开挖卸载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可以综合考虑基坑的平面形状、尺寸和插入比影响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对于条形、矩形和手枪形基坑,可以通过解析方法计算该安全系数;而对于圆形基坑,可通过数值积分计算该安全系数,从而解决了圆形基坑稳定性分析的难题。分析表明,当圆形基坑直径较大时,该安全系数与超宽条形基坑的安全系数是统一的,说明给出的安全系数适用范围较广。对于黏性土地层中围护插入比较小的基坑,该方法可以退化为Terzaghi方法。由此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系数与斯开普顿建议值的变化趋势一致,其合理性可由现场实测数据和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结果证实。现场统计结果表明,圆形基坑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与围护变形有归一化关系,可利用该关系确定安全系数的容许值,也从侧面说明本文方法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基坑工程 安全系数 抗隆起稳定 形状 平面尺寸 圆形基坑 变形
【分类号】:TU753
【正文快照】: 1引言基坑的平面形状常见的有条形、矩形、圆形和手枪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形状基坑的稳定性不同。一般来讲,基坑越接近圆形稳定性越好[1]。由于圆形基坑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设计人员会尽量把基坑设计成圆形,使其在基坑工程中占很大比例。圆形基坑一般采用环梁或内衬支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褚伟洪,黄永进,张晓沪;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塔楼深基坑施工监测实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2 王洪新;;基坑宽度对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3 王洪新;;考虑二维和三维尺寸效应的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新;;圆形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2 章丹峰;;某工程大型基坑监测与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1年06期

3 黄健;;广州某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法与成果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3年07期

4 陈孝湘;赵金飞;唐自强;王贤灿;吴征;;基于强度折减法的狭长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5 邓友生;龙新乐;闫卫玲;黄恒恒;;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张雷云;;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分析[J];建筑施工;2013年07期

7 张亚为;;双排桩与止水帷幕复合支护的基坑围护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4年19期

8 潘骏;黄广龙;赵升峰;;混凝土内支撑尺寸效应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9 李向群;张兆辉;孙超;;基坑开挖对周边地下管线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张卫东;王振波;李庆录;;闹市区某深基坑工程支护方案设计与施工[J];土工基础;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发前;圆形基坑土压力分布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王旭军;上海中心大厦裙房深大基坑变形特性及盆式开挖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14年

3 童建军;成都地区卵石地层深基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瑞钠;砂土地区桩锚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周志强;坑中坑式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性状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孙景军;可重复利用工作井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徐华辉;鼎能国际基坑降水优化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敏;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开挖变形性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白云波;临近地铁隧道深基坑开挖影响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7 闫庆融;砂卵石地层圆形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徐芫蕾;基坑宽度对围护结构及周边土体性状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9 王鑫;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狭窄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林兴立;多级基坑坑间区土拱效应分析及土压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皖生,伍宛生,樊增楠;水泥土抗剪强度室内试验成果浅析[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8年01期

2 袁聚云,赵锡宏;竖向均布荷载作用在地基内部时的土中应力公式[J];上海力学;1995年03期

3 袁聚云,赵锡宏;竖向线荷载和条形均布荷载作用在地基内部时的土中应力公式[J];上海力学;1999年02期

4 张震;冯虎;刘国彬;;基坑抗隆起稳定三维分析的极限平衡法[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王洪新;;基坑宽度对围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6 王洪新;陈建军;刘冀山;;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实用计算分析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7 熊孝波,孙钧,徐伟,赵其华;润扬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开挖工程实践[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8 曾庆义,杨晓阳;基坑抗隆起稳定问题的应力强度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9 杨雪强,刘祖德,何世秀;论深基坑支护的空间效应[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2期

10 王义,周健,胡展飞,吴晓峰;超深基坑信息化施工实例分析[J];岩土力学;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一平;黄广龙;;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计算方法的改进[J];建筑科学;2013年07期

2 杨敏,冯又全,王瑞祥;基坑挡墙结构的设计:Ⅰ—计算方法与工程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年05期

3 杨育文;陈梅;熊毅明;张志成;;基坑规范中渗流、土压力和稳定计算方法的探究[J];工程勘察;2014年06期

4 余红生;基坑桩锚支护系统的位移与沉降控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年12期

5 王成华;鹿群;孙鹏;;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的临界宽度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6 张小平;胡明亮;吴庆令;谢仁军;;南京地区典型失稳基坑分析及预警系统的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7 火映霞;;内撑式基坑工程数值分析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党向荣;;某高层基坑支护局部变形的处理[J];山西建筑;2011年18期

9 龙焕林;;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年04期

10 位俊俊;张利伟;孔德志;;基坑渗流稳定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金永刚;李强;;冻土墙计算方法及其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朱方园;蒋明镜;郑敏;吴晓峰;;基坑开挖数值模拟方法的对比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苏振明;;工程桩、承台、地基梁体系作为基坑支护的尝试[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孙瑞瑞;;软土地基中基坑渗透破坏机理和对策[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5 龚晓南;;基坑工程若干问题[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赵琪;;软土地基条件下多层次复合基坑群高效施工组织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2012年会暨机械化施工新技术经验交流会会刊[C];2012年

7 郑宜枫;孙钧;;基坑工程中的可视化分析方法[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8 顾亮;;盘锦地区某基坑工程变形特性三维数值分析[A];《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No.5[C];2013年

9 刘刚;宋宏伟;许增会;陈伟;仝洪昌;焦永军;;基坑支护中土钉最大轴力与潜在滑动面关系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任佳 通讯员 袁学进;天津湾项目的基坑施工探索[N];中国建设报;2013年

2 任佳 袁学进;天津湾项目的基坑施工探索[N];中华建筑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畅;考虑土体不同强度与变形参数及基坑支护空间影响的基坑支护变形与内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景春;考虑施工扰动效应的基坑性状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怀宇;复杂地基条件下基坑抗隆起稳定分析的临界宽度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吕兆庆;地面超载作用下的基坑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3 于巾茹;基坑工程数值模拟及可靠度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4 林娴;基于熵度量法的基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徐甜;移动荷载作用下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响应数值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6 郭宏瑞;基于m法的多级基坑性状分析[D];福州大学;2009年

7 侯林波;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基坑工程优化反馈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郭玲;四川德阳人民医院大楼基坑工程环境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俊;基坑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文;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在砾石富水地层基坑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7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37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