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香港文物建筑的活化对中国内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28 05:49

  本文关键词:基于香港文物建筑的活化对中国内地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 香港 文物建筑 保育 遗产 活化 公众参与


【摘要】:香港人口稠密,用地局限,城市发展迅速及多元文化交织繁荣,近年来其文物建筑的保育体系与机制备受关注,因为较多成功的活化案例使得其在亚洲的文化遗产保育中成为新的焦点,同时,中国内地高度城市化进程中保育历史建筑的社会问题亟不可待。通过对于香港文物建筑活化的历史进程、保育机制、执行体系映射出中国内地在人文关怀、理智谨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的较多不足之处,通过类比与案例介绍的方法为中国内地的遗产保育工作建言献策,为加快其体系与机制的完整,建立城市化与文物建筑保育之间的复杂平衡做出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关键词】风景园林 香港 文物建筑 保育 遗产 活化 公众参与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BAJ03B00) 重庆大学“短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编号CDGXJ14191101);重庆大学“短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编号CJXSFX140107)共同资助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资助项目(编号131074925)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YS14013)
【分类号】:TU-87
【正文快照】: 在中国内地,最普遍的文物建筑保育模式就是用厚重的围墙将建筑层层包围,然后设景点,卖门票,把曾经生机勃勃的建筑完全变成供人参观的雕塑,使之缺乏生气,慢慢侵蚀老去……“失去记忆的城市”无论如何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城市”[1]较之中国内地的这种文物建筑保育模式,香港实行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震;顾大治;;“历史纪念物”与“原真性”——从《威尼斯宪章》的两个关键词看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J];规划师;2010年04期

2 乔迅翔;何谓“原状”?——对于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原则的探讨[J];建筑师;2004年06期

3 陈圣泓;;工业遗址公园[J];中国园林;2008年02期

4 齐一聪;张兴国;;中日建筑遗产对比视野下的中国建筑遗产机制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同予;邹广天;;当代西方工业遗址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维度解析[J];工业建筑;2013年07期

2 孙俊桥;苏洋;;购物公园空间组合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唐靖凤;汪广周;胡马成;王丽;;原真性保护下的文化遗址公园活化模式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8期

4 刘曦婷;周向频;;近现代历史园林遗产价值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4期

5 王嵩;;浅议中国传统建筑再利用面临的问题[J];华中建筑;2008年10期

6 张成渝;;“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J];建筑学报;2010年S2期

7 吴修民;;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几个保护问题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06年06期

8 彭秀涛;;中西方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原则的比较研究[J];南方建筑;2006年06期

9 邹青;;关于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的理论探讨[J];南方建筑;2008年02期

10 王一丁;吴晓红;;建筑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原则体系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斌;陈晓键;;人居环境美学角度反思历史文化城市规划[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 城市文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王希智;城市矿山区景观化再生方法[D];同济大学;2008年

4 曹永康;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汪静;南京冶山矿废弃地旅游资源挖掘及利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邱天怡;审美体验下的当代西方景观叙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常兵;当代西方景观审美范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黄瑛;城市传统民居型历史地段的产权体系构建与保护更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然;鄂西南岩溶洞景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闫旭;历史文脉视角下的秦咸阳宫遗址公园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莹;矿业废弃地景观修复与营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李佳锴;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子建;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厂区保护与更新[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6 罗丽敏;长春人民艺术剧场修复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7 贾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周边地段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何姗;棕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书勤;建筑学视野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及保护思想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黄建涛;近代历史建筑的修复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旧城遗产保护制度中“原真性”的谬误与真理[J];城市规划;2007年11期

2 刘伯英;陈挥;;走在生态复兴的前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生态措施[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5期

3 殷帆;刘鲁;汪芳;;历史地段保护和更新的原真性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3期

4 马武定;;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保护的一些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5 杨鸿勋;建筑文化保存又一成功案例──杭州胡雪岩宅邸修复竣工[J];华中建筑;2001年03期

6 张松;;建筑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相关国际宪章的启示[J];城市建筑;2006年12期

7 张松;;20世纪遗产与晚近建筑的保护[J];建筑学报;2008年12期

8 吴美萍;朱光亚;;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初探[J];建筑学报;2010年06期

9 王建国,戎俊强;关于产业类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J];时代建筑;2001年04期

10 陈志华;;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两份国际文献[J];世界建筑;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梅;文物建筑勘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J];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02期

2 罗哲文;;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物建筑保护维修与合理利用理论与实践科学体系的意见[J];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01期

3 孟钺;吴书雷;;历史文化名城中文物建筑及其环境的作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郑力鹏;;文物建筑迁移工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华中建筑;2007年02期

5 别治明;;试谈文物建筑保护抢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山西建筑;2007年19期

6 金京;;北京原则通过《北京市文物建筑修缮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2008-2015)》[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14期

7 宋计棉;周拥军;;文物建筑保护信息化系统[J];上海城市规划;2007年06期

8 肖东;;文物建筑搬迁保护中的场地利用与环境塑造[J];古建园林技术;2007年04期

9 李章;;浅议文物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和利用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9年32期

10 边巴次仁;;西藏文物建筑登记数量上升[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物建筑》编辑委员会[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2 成大生;;近十年北京地区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诌议[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3 常欣;;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之我见[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4年

4 汤众;路杨;;江南木构文物建筑保护监测系统建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陈薇;;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学——关于整体的哲学[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6 吕舟;;欧洲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趋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7 高小华;;遵守文物建筑修缮原则,做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 上)[C];2007年

8 张卫海;;某文物建筑的勘察与检测[A];2013年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肖楚宇;;中西方的文物建筑保护体系比较浅析[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0 常欣;;从文物建筑与其环境的关系看文物环境保护的重要性[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立武;黟县推出文物建筑保护认领活动[N];黄山日报;2006年

2 陈述;上海:7月启动文物建筑修缮资质认定工作[N];建筑时报;2006年

3 刘魁;为自觉保护文物建筑的老百姓喝彩[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曹永康 孙祝强;文物建筑勘察的现状问题与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2年

5 阳承良;益阳近现代文物建筑现状及保护利用[N];中国文物报;2012年

6 黄晓勇;关于文物建筑保养工程的若干想法[N];中国文物报;2013年

7 陈新民;何为“文物原状”[N];中国文物报;2001年

8 高念华;关于中国古建的修复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2年

9 通讯员 郭文;北京大力修缮文物建筑[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罗哲文;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理论性问题(下)[N];中国建设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霏;文物建筑保护的可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玮;晋东南地区不同环境背景下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思萌;山西省文物建筑资源信息系统初探[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3 丁辉;文物建筑历史信息的构成及保护[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贺欢;我国文物建筑保护修复方法与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付昕;与文物建筑相关的建筑设计[D];清华大学;2002年

6 徐映铠;改善文物建筑保护区划工作的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罗锐东;广西柳州市历史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胡衡;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周丽莎;广州文物建筑修缮的构造原真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10 王琬琼;我国文物建筑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47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747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