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深部软岩蠕变力学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深部软岩蠕变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深部软岩在地下水与温度耦合环境下具有更为显著的蠕变特性,变形破坏问题突出,研究水与温度对深部软岩蠕变力学特性影响,对于保障深部复杂地质力学环境下的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物理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深部软岩蠕变力学特性与蠕变模型。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进行了水与温度共同作用下深部软岩单轴压缩试验和声发射试验,深入系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温度作用下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破裂模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水与温度作用对软岩基本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2)自主研制了一套恒温恒湿-悬臂式杠杆蠕变试验系统,进行了水与温度作用下的深部软岩单轴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温度作用下软岩蠕变变形、蠕变速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水与温度作用对软岩蠕变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3)基于软岩蠕变试验结果,建立了一种能够表征软岩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蠕变模型,推导了软岩蠕变本构方程,并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得到了软岩蠕变参数随着应力、水以及温度的变化规律。(4)利用建立的软岩蠕变模型,进行了水与温度作用下软岩单轴压缩蠕变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以某深部软岩巷道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对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深部软岩巷道变形与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水与温度作用下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时效变形与破坏机理。
【关键词】:深部 软岩 含水率 温度 蠕变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6
- 变量注释表16-17
- 1 绪论17-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3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3-25
- 2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深部软岩基本力学特性试验研究25-47
- 2.1 工程地质概况25-26
- 2.2 岩样制备及筛选26-29
- 2.3 岩石成分衍射分析试验研究29-31
- 2.4 岩石含水率变化规律试验研究31-34
- 2.5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岩石单轴压缩试验与声发射试验研究34-45
- 2.6 本章小结45-47
- 3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深部软岩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47-65
- 3.1 蠕变理论47-50
- 3.2 蠕变力学试验装置系统50-53
- 3.3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软岩单轴压缩蠕变试验53-64
- 3.4 本章小结64-65
- 4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软岩蠕变模型研究65-79
- 4.1 软岩非线性粘弹塑性蠕变模型的建立65-68
- 4.2 软岩蠕变模型参数辨识68-74
- 4.3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粘弹性蠕变参数弱化规律74-78
- 4.4 本章小结78-79
- 5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软岩蠕变特性数值模拟研究79-89
- 5.1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软岩粘弹性蠕变参数的数值验证79-83
- 5.2 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软岩巷道蠕变特性数值模拟研究83-87
- 5.3 本章小结87-89
- 6 结论与展望89-91
- 6.1 主要结论89-90
- 6.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90-91
- 参考文献91-97
- 作者简介97-99
- 学位论文数据集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玲;侯晓兵;;深部软岩矿体下盘支护的稳定性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刘宝军;;中空注浆锚索在深部软岩掘进支护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9期
3 何满潮;陈新;梁国平;钱华山;周永发;庄小燕;;深部软岩工程大变形力学分析设计系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4 周莉;于亨达;杨海涛;韩朝龙;;兴安矿深部软岩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王兴东;;关于深部软岩锚喷支护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6 卢林;;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4期
7 高东川;马志涛;高东忍;李瑞瑞;李贝;;基于一次二阶矩理论中心点法的深部软岩巷道稳定性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光宗;冯增强;柳耀财;;深部软岩耦合支护实践[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2 陈卫忠;谭贤君;吕森鹏;杨建平;伍国军;于洪丹;;深部软岩大型三轴压缩流变试验及模型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杨明福;逯孝耀;冯孝生;;千米立井深部软岩施工探索[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4年
4 郭志飚;;柳海矿第三系深部软岩蠕变模型及工程应用[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5 孟庆彬;韩立军;乔卫国;林登阁;吕言新;;基于地应力实测的深部软岩巷道稳定性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李景杰;郭伟;;鹤岗矿区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6年
7 赵文斌;于红周;魏征;;深部软岩巷道稳定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胥保远;杨善冲;;深部软岩复合顶板巷道扩修支护技术[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孟庆彬;乔卫国;林登阁;孔令辉;;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及工程实例[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10 张彦田;孙洪威;;千米深部软岩大断面硐室的加强支护技术[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艳春;深部软岩温度—应力—化学三场耦合作用下蠕变规律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剑光;温度对深部软岩蠕变特性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2 王俊;考虑水与温度作用的深部软岩蠕变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聂军委;深部软岩巷道群掘进扰动效应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许广;平煤四矿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 魏明俐;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罗帅;渗流对深部软岩蠕变影响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8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4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