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极限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9 08:38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极限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极限计量研究

  编辑时间:2012-10-26 15:51   【如需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请联系本站客服!】

         一,与此相伴的是,建设用地迅速增加,耕地资源不断损失( 1978 年以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每年平均达 1. 82 ×105hm2)。由此判断,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建设用地快速膨胀为支撑和耕地资源加速损失为代价的。进一步分析表明,1989—2006 年间,我国城镇工矿用地由 2. 09 ×107hm2增加到 2. 63 ×107hm2,平均每年增加 3. 21 ×105hm2,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 过去18 a 间,每增加1 ×108元第二、三产业GDP,城镇工矿用地增加 31. 49 hm2。其中,1989—1996 年每增加 1 × 108元第二、三产业GDP,城镇工矿用地增加 71. 87 hm2; 1996—2001 年每增加1 ×108元第二、三产业 GDP,城镇工矿用地增加 21. 97 hm2; 2001—2006 年每增加 1 ×108元第二、三产业 GDP,城镇工矿用地增加 15. 82 hm2。可见,我国单位城镇工矿用地的产出不断增加,每增加 1 ×108元 GDP 的城镇工矿用地增加量呈现递减趋势,验证了已有研究的理论预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强依赖转变为弱依赖。另外,从供给的角度分析,中国特有的基本国情和政策约束( 2008 年耕地资源仅剩 1. 22 ×108hm2,直逼 1. 20 ×108hm2红线) 决定,建设用地增长极限时点日益逼近,也就是说建设用地拓展的空间已经很小。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分析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建设用地强依赖性逐渐减弱,1. 20 ×108hm2( 18 亿亩) 耕地红线的刚性约束迫使建设用地增长极限时点日益逼近。
        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全国及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增长的极限何时到来? 这里在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规律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将边际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土地利用的研究之中,分析边际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全国不同省( 市) 建设用地不再增加的极限时点,为差别化土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耕地资源保护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谓边际指的是最后一单位的消费品或产品,而本文所界定的边际土地利用( MLU) 指的是每增加单位 GDP 所导致的建设用地增加量; 而建设用地的增长极限时点是指边际建设用地变化率为 0 的时刻,即经济增长但建设用地规模停止增加的时间。
        不容置疑,建设用地的确具有承载人口,为人们提供生活、娱乐的空间功能,但对此功能的衡量却很难找到科学的量化指标; 考虑资料可获得性和研究可行性,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在众多复杂矛盾中识别矛盾的主要方面,围绕主要矛盾预测建设用地增长态势。由于无论是生活还是娱乐,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产出总是与其相伴并直接相关,因此,选取其作为建设用地( 城镇工矿) 产出变化的量化指标。按照经济学研究抓住主要矛盾的思路、方法及数据口径统一的要求,本研究将建设用地界定为城镇工矿用地,而其对应的产出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上,因此经济增长可以用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 GDP) 来表示。
  1 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的规律: 极限计量的基础1. 1 国际(区域)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的轨迹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地区随着经济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结构处于低级阶段时,土地利用结构以农地比重最大;随着经济发展,建设用地的比重逐步上升,而农地、未利用地逐渐减少,在农地中,园地、鱼池将增加,而耕地相对减少; 当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并占主要地位时,农地与建设用地的结构比例也趋于稳定,建设用地增长的速度较慢。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存在着先增加后减少的情况,类似于环境经济学家提出的库兹涅兹曲线假说: 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初级阶段过渡到高级或后工业化阶段进程中,表现为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强依赖转变为弱依赖,即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强烈程度逐渐减弱。
  1. 2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增长的规律建设用地增长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特别是在经济增长还主要靠要素投入来推动的阶段,两者的发展趋势几乎同步变动。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选取建设占用耕地比例和 GDP 增长率作为把握两者变化规律的衡量指标,原因有二: 其一,变化率是双向的,更容易把握两者的波动规律; 其二,用建设占用耕地代替建设用地,考虑了建设用地的来源和供给,将建设用地需求与刚性供给( 耕地保护) 纳入统一范畴研究,更符合建设用地均衡的现实条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二战前美国大学发展的经济基础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建设用地增长极限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34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c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