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5 21:48
【摘要】:既有居住建筑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改造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改造后的系统应能实现供暖节能又能满足用户热舒适度的要求。当前国内现行的供热计量方式在公平性、可操作性及社会接受程度等方面仍有不足,应进一步完善。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技术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是对既有居住建筑供暖系统改造技术的研究,开发符合我国国情并同时达到建筑节能、满足热用户舒适度的供热计量方法。本文分析国内现行的几种供热计量方法的热计量原理,阐述各种热计量方法的优势、不足及适用范围,归纳出供热计量系统的共性,并提出供热计量改造过程应满足的基本条件。结合现行的热计量技术并根据既有居住建筑供暖系统的特点,提出两种适用于既有居住建筑中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的供热计量改造方案,研究这两种方案的热量分配原理,建立相应热量分摊的数学模型,研究不同通断模式下相应的热量分摊方案。在本文两种热量分摊方案的基础上,开发与其匹配的供热计量监控管理系统,确定供热计量所需采集数据及采集方案、室温控制方案、数据传输方案。开发与监控系统相匹配的监控软件,用于实现用户认证、数据监控、远程管理等。
[Abstract]:Household heat metering reform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heat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he reformed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realize heating energy saving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users' thermal comfort. The current domestic heating metering methods are still deficient in fairness, maneuverability and social acceptance, and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research on heating metering technology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eating system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the development conforms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and achieves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heating metering method to satisfy the comfort of heat us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eat metering principle of several current heating metering methods in China,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ble scope of various heat metering methods, and sums up the generality of the heating metering system.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nditions that should be satisfied in the process of heating metering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heat metering technology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ting system of the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two kinds of heating metering retrofit schemes suitable for the vertical single-pipe downstream flow system in the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heat distribution principle of the two schemes is studi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heat alloc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heat allocation schemes under different on-off modes a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two heat allocation schemes in this paper,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heating metering is developed, and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collection scheme, room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 and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heating metering are determined. Development and monitoring system matching monitoring software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data monitoring, remote management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承德:现场交流全国城镇供热计量改革经验[J];建设科技;2007年20期

2 徐伟;王敏;;决战供热计量改革(技术篇一) 中国供热计量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建设科技;2007年20期

3 ;多措施并举推进供热计量[J];建设科技;2008年23期

4 ;首批12个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确定[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8年04期

5 ;大连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改革[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02期

6 陆克华;;扎实有效推进供热计量改革[J];建设科技;2009年22期

7 ;供热计量改革推进五项重点工作[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年11期

8 ;供热计量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J];暖通空调;2009年12期

9 ;青海“三同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J];建筑节能;2010年01期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意见要求 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J];中国住宅设施;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雪莹;王随林;董福麟;;国外供热计量技术发展应用状况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振静;王德林;谢义芬;;供热计量的研究的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罗雪莹;王随林;董福麟;;我国供热计量技术发展应用状况调研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4 刘慧娟;;供热计量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兴文;衣美霞;;供热计量纵横谈[A];山东省优秀计量学术论文选编(2011年度)[C];2012年

6 宋传增;左利琴;毕海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用户使用报告[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史永征;路作龙;牛培东;;温度面积法供热计量在既有建筑中的应用探讨[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八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于恩常;;温度分配法供热计量系统[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景;宋波;柳松;胡月波;于声远;;某居住建筑内垂直单管供暖系统的供热计量改造案例[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利新;;浅谈大同地区供热计量技术改造[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春红;我市被列为全国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N];威海日报;2008年

2 姚明富;我市供热计量改造今年再提速[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3 周丹丹;北京天津等12城市成为首批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牟静 单宇;我市成为全国首批供热计量改革示范城市[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5 张佳丽;首期供热计量改革培训班开班[N];中国建设报;2008年

6 汪汀;天津:供热计量改革助推节能减排大业[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记者 杨冰;省物价局出台供热计量价格指导意见[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佳丽;供热计量改革下一步有四项工作安排[N];中国建设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佳丽;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供热计量[N];中国建设报;2009年

10 李博海;陕西新建建筑须安装供热计量设施[N];中国建材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华华;基于热分摊法的供热计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6年

2 葛辉;基于物联网的供热计量与数据远传技术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3 冯荣友;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4 赵振兴;供热计量改造技术及收费模式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5 刘忠臣;既有住宅小区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实践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6 康红梅;供热计量在工程应用中的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王玉平;基于分摊算法的无线供热计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8 贺鹏举;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碳交易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白燕峰;供热计量方式的选择及热价的确定[D];长春工程学院;2015年

10 王昊;基于ZigBee的供热计量系统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15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415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