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重庆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1 08:46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重庆的农业经营方式逐渐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家庭农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家庭农场是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模式的延续,保留了传统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全部优点;同时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家庭承包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可以说,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基础,是我国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了国内外家庭农场研究的历史进程;分析阐释了家庭农场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家庭农场相关理论;然后采用实地调查走访和统计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重庆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产业分布、人员构成等现实情况;依据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情况梳理出制约重庆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法律政策有待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经营能力亟待提高等;通过借鉴国外和国内发展经验及启示,结合重庆自身实际,运用公共管理的知识针对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健全家庭农场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大金融支持和财政扶持、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高素质家庭农场主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 Chongqing has gradually changed to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 As a new type of management main body, family far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forms to promote the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Family farm has strong vitality: family farm is the continuation of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mode, which retains all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by expanding the scale of management, i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farmers in household contract managemen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moderate scale family farm i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only way for our agriculture to enter the fast track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family farm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 of family farm, and introduces the related theory of family farm. Then, the paper sums up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family farm in Chongqing, such as the scale of management,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y, the composition of personnel and so on, by the way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key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family farm are sorted out: the laws and policies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land circul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funds are seriously insufficient, and th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management abi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 Through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combining with Chongqing's own reality, using the knowledge of public management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stricting factors: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family farm laws and regulations, standardizing the behavior of land circulation, Increase financial and financial support, 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ized agricultural services, cultivate high-quality family farmers and so on.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成荣,刘芙蓉,董佳友;建立家庭农场“负亏机制” 走出挂账“怪圈”[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6期

2 黎东升,曾令香;进一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0年07期

3 刘忠民;家庭农场大量挂帐的原因及清欠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0年05期

4 ;哈密市首批农机化家庭农场正式挂牌[J];新疆农机化;2000年05期

5 马中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的家庭农场核算[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2期

6 张斌,张生;家庭农场管理和核算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5期

7 胡金梅,赵永仁;对家庭农场统计的几点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1年04期

8 张晓丽;关于建立家庭农场的经济学思考[J];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9 李南;;美国的家庭农场[J];新农村;2001年10期

10 薛华;广西垦区家庭农场H·11648麻生产前景[J];广西热带农业;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范梅华;顾荣;;家庭农场的中国实践与思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文;叶兴平;何舸;;以家庭农场为单元的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探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5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军;;论家庭农场的企业化经营[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李如平;;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家庭农场发展的研讨[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董正华;;关注家庭农业的现代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董正华;;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成钰;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售粮速度加快[N];粮油市场报;2007年

2 薄小波;沪郊出现首批“家庭农场”[N];文汇报;2008年

3 黄勇娣 陈孝斌;家庭农场模式能否持续发展[N];解放日报;2009年

4 记者 方霞 实习生 卢奕 通讯员 黄健儿;家庭农场成农业“进化”新趋势[N];嘉兴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海峰 见习记者 李庆勤;昔日父亲办家庭农场名扬全国 今朝儿子建股份养殖领头致富[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宗巍;“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增收[N];东方城乡报;2012年

7 潘淑娟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家庭农场金融服务有待跟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8 记者 王泽农;应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N];农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徐盘钢 胡立刚;松江:家庭农场点亮都市农业[N];农民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颖春 实习记者 陈琴;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政策或近期出台[N];中国证券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郧宛琪;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邵平;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D];安徽大学;2016年

3 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真;宁波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朱海涛;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3 董凌芳;结构化理论视野下松江家庭农场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严耀东;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5 李凯;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6 李宇飞;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育与发展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4年

7 吕金花;完善我国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的建议[D];山东大学;2014年

8 刘婉;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9 赵胜利;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探讨[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10 王灵灵;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浙江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19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419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