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9年02期
2 许嫣然;;中国与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合作——基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视角[J];当代财经;2019年04期
3 安慧昱;;我国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19年04期
4 ;《可再生能源》杂志自办发行启事[J];可再生能源;2019年05期
5 于凤玲;李艳清;;广东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江苏商论;2019年04期
6 ;2019年你需要重点关注的28个可再生能源市场[J];功能材料信息;2018年06期
7 杨俊;;美国德州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对我国的启示[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2年02期
8 ;可再生能源发展锁定三大目标2010年消费达10%[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9 ;我国可再生能源基本情况[J];泰州科技;2012年10期
10 ;德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措施与启示[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翠亚;;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A];2018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2 秦海岩;;《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构建起支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A];风能产业(2017年第2期 总第91期)[C];2017年
3 易跃春;;“十三五”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A];风能产业(2017年第4期 总第93期)[C];2017年
4 栗宝卿;;论我国可再生能源财政政策[A];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一)[C];2010年
5 本刊讯;;德国计划将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转向的发动机”[A];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2014年6月第3期(总第14期)[C];2014年
6 ;全国两会热议能源话题可再生能源成焦点[A];风能产业(2016年第3期 总第80期)[C];2016年
7 赵忠龙;;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与规制政策探讨[A];物联网与电力新技术——2014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祁和生;;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再调整[A];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风能产业》(2015年第5期)[C];2015年
9 张平;;建立可再生能源与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新机制[A];第八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国家发改委在甘肃、内蒙古试点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A];《风能产业》(2015年第11期)[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星;可再生能源成新宠 燃气发电风光不再[N];中国石化报;2016年
2 撰稿 张恺 宁建新;南京又有52个可再生能源建筑项目通过住建部验收[N];南京日报;2016年
3 刘梦飞;“630”落幕,光伏行业何去何从?[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4 李俊峰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报记者 李惠钰 整理;可再生能源政策应立足全局[N];中国科学报;2019年
5 安江 宋宇;国际可再生能源路线图资源分布图发布[N];中国化工报;2013年
6 张巧玲;世界银行建言中国实现绿色跨越[N];科学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欢欢;“软实力”不足将牵制“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N];科学时报;2011年
8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维斗;终端节能要自主开发才能站稳脚跟[N];科学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丹;核危机给可再生能源“生机”[N];科学时报;2011年
10 张林;风电驱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N];科学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俊杰;不确定条件下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模型及风险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2 王宗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优化调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王琳;基于能量获取的蜂窝无线网络高能效资源调度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4 刘喜梅;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风险评价及其决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年
5 廖诗武;风电接入区域电力系统的潜力及环境效益评估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武骥;微电网环境下可再生能源存储与利用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7 王兵;可再生能源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韩静雅;“本地化贸易壁垒”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9 栗宝卿;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10 刘尚余;可再生能源领域CDM项目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栋;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嘉康;德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任晋晋;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8年
4 郭维;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与政策激励机制研究[D];西华大学;2018年
5 罗伦;偏远地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6 高岳琛;内蒙古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7 菅学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下的调峰调频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8 张长行;可再生能源并网的电网线损计算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8年
9 乔学博;考虑无功支撑能力的可再生能源DG优化配置[D];湖南大学;2018年
10 艾久超;基于电力改革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实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4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3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