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调查及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变异特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17:46
【摘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是非常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之一,主要来源于海水及海产品中。该菌常引起腹泻、恶心、发热等典型的胃肠炎型症状,关于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耐热相关溶血素(TRH)是目前公认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毒力因子。近年来,养殖业及临床上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也导致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国内外缺乏耐药性流行病学连续性监测数据,在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本研究对107株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分布、耐药性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通过体外梯度诱导建立耐药株模型,经突变分析研究喹诺酮耐药机制。具体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1)利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107株分离株完成菌株鉴定,通过PCR扩增进行毒力基因的筛查,其中tlh基因在所有分离株中均有检出,tdh、trh阳性率分别为18.7%(20/107)、8.4%(9/107),orf8携带率介于两者之间,为15%(16/107),且orf8+株全部表现为tdh+,且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阳性率远远高于环境分离株。通过设计引物对107株分离株VPA0166(编码推测外膜蛋白基因)进行PCR检测,发现有55株是a型(996bp)阳性,52株是b型(1050bp)阳性。经测序比对分析发现a型产物中在523至580bp之间有54个碱基缺失,b型序列与已发表基因组序列的副溶血性弧菌RIMD 2210633上的相应序列同源性达99%,说明b型菌株在进化过程中与测序菌株更接近。此外,VPA0166多样性与tdh和trh基因的携带具有相关性,全部tdh+菌株属于b型,而trh+菌株均属于a型。(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仅有对头孢西丁、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株检出,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1.9%(2/107),有一株对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同时完全耐药(基因型为tdh-trh-orf8-),对头孢西丁和环丙沙星的中敏感率较高,分别达94.4%(101/107)、44.9%(48/107)。其中tdh+trh-/tdh-trh+型菌株对环丙沙星的中敏感率(51.7%)比tdh-trh-型菌株(41.9%)占比高约10个百分点,推测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潜在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比不带毒菌株有更好耐受能力。此外,统计分析发现在VPA0166 a型、b型菌群对环丙沙星中介敏感率分别为23.6%、6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b型菌株对环丙沙星更趋于耐药,在长期抗生素作用下更有可能发展为优势菌群。(3)以耐药性、VPA0166基因型为参考,选择40个分离株利用PCR方法扩增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发现parE基因75位的突变与低水平耐药有关,多药外排泵NorM的96位和117位是与环丙沙星耐药机制相关的突变点。此外,对全部分离株进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检测,共检出10株PMQR阳性菌株,阳性率为9.3%(10/107),其中 qnrC、qnrS、qnrVC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5.6%(6/107)、0.9%(1/107)、2.8%(3/107),且都存在碱基突变。通过在环丙沙星梯度培养基中连续传代筛选,建立稳定可靠的耐药株模型,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升高了 64~128倍。在对喹诺酮决定区(QRDR)基因和主动外排泵检测中发现gyrB、parE均未发生突变,gyrA基因的第83位点Ser→Ile突变频率最高,广泛存在于高度耐药株中,是作用的主要靶位基因,当环丙沙星MIC为16 μg/mL时核苷酸第369位存在ACC→ACA的突变,而对应氨基酸未发生改变。菌株VP1276R存在gyrA基因第83位突变的同时,还在parC基因第85位有Ser→Phe突变。从诱导结果可以看出存在gyrA和parC基因突变的都为VPA0166 b型菌株,推测VPA0166 b型菌株在药物胁迫作用下更容易发生相关耐药基因突变,从而引起耐药性的产生。
【图文】:

形态图,副溶血性弧菌,培养基,形态


用接种环无菌沾取37°C摇床培养后的新鲜培养物划线于TCBS琼脂平板,37°C培养逡逑24邋h。典型的副溶血性弧菌在TCBS上呈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绿色菌落,用接种环逡逑轻触,有类似口香糖的质感,直径2邋mm-3邋mm。如图2-1所示,,107株分离株在TCBS琼逡逑脂平板上均有此种形态。逡逑柋逡逑图2-1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在TCBS培养基上的形态逡逑Fig.2-1邋Morphology邋of邋V.parahaemolyticus邋isolates邋on邋TCBS邋agar逡逑2.2菌株鉴定结果逡逑VITEK-2邋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GN鉴定卡检测过程大约9邋h可以完成,逡逑鉴定结果显示107株分离株均为副溶血性弧菌,如表2-4所示。可以看出,副溶血性弧菌逡逑主要生化性状如SAC邋(蔗糖)、dMAN邋(D-甘露醇)、dMNE邋(D-甘露糖)、H2S邋(产H2S)、逡逑LDC邋(赖氨酸脱羧酶)等与GB邋4789.7-2013中描述相符。逡逑

引物扩增


p逦逡逑750bp—VPA0166-l(a邋型)逡逑图2-3邋VPA0166-1引物扩增结果逡逑Fig.2-3邋Detection邋of邋VPA0166邋gene邋of邋V.parahaemolyticus邋isolates邋using邋VPA0166-1邋primers逡逑M:邋DL2000;邋N:邋Negative邋control;邋1 ̄5:邋V.parahaemolyticus邋isolditts逡逑然而,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目的条带大小差别并不明显,为避免误差,能够更好地分逡逑析VPA0166基因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和差异性,通过NCBI数据库Blasten查找所有逡逑同源性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利用Primer邋5.0引物设计软件设计一段扩增产物大小较小的引逡逑物VPA0166-2进行扩增,由图2-4可以看出凝胶中目的片段位置处条带明亮单一,且大小逡逑能够更好地区分,经统计,有55株是a型阳性,52株是6型阳性。逡逑M邋N邋1邋2逦3逦4逦5邋6逦7逦8逦9邋10邋11邋12邋13邋14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460.1


本文编号:2641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641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