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基于灰色理论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经济评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22:33
   在我国“十五”期间,唯独没有完成的规划指标就是环境指标,尤其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比总量控制目标超出749万吨,足足比2000年增加了27.8%。二氧化硫污染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0%。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到2010年电力行业要实现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的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期间电力环保产业政策,国家将支持脱硫环保产业,在这种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发电企业将加大脱硫力度。如何选择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的烟气脱硫工艺,就成为当前控制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对我国当前主流的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介绍,通过对这些工艺进行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分析,采用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从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三个方面建立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利用以两两比较判断和九度赋值为原理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白化函数。这就为进行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最后,基于灰色理论,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石灰石湿法、简易湿法、旋转喷雾干燥法、海水脱硫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电子束法和循环流化床7种典型的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价,所得结果为:( 0 .574,0.432,0.431,0.686,0.462,0.466,0.757)。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这7种工艺的优劣次序依次为:循环流化床、海水脱硫法、石灰石湿法、电子束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简易湿法、旋转喷雾干燥法。通过工程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与工程实际较为吻合,初步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选择及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和最终决策提供了合理的技术支持。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X70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 主流FGD 工艺综述及其技术、经济性能分析
    2.1 我国主流FGD 工艺
    2.2 烟气脱硫工艺的技术性能分析
    2.3 烟气脱硫工艺的经济分析
3 烟气脱硫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简介
    3.2 国内外的烟气脱硫评价方法简介
    3.3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4 综合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权重和白化函数的确定
    4.1 综合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综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白化函数的确定
5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5.1 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5.2 建立系统模型的步骤、方法
    5.3 烟气脱硫技术经济综合评价
    5.4 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明;烟气脱硫技术讲座 第十讲 吸收法烟气脱硫[J];安全;1999年04期

2 董芃,曹宏伟,别如山,于洪彬;无机添加剂对湿法脱硫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2007年度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信息[J];中国能源;2008年04期

4 王成汉;;有色金属冶炼烟气脱硫和废水处理[J];贵州环保科技;1990年02期

5 吴志坚,陶大钧,杭汇伟;锅炉烟气净化SO_2的废水处理技术[J];江苏环境科技;1997年03期

6 唐本峰,吴彦,王宁会;脉冲电晕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处理测控系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9年04期

7 赵建海,赵毅,马双忱,李燕中;粉煤灰在烟气脱硫方面的应用前景[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0年02期

8 王乃华,高翔,王庆东,滕斌,骆仲泱,岑可法;浆液组分添加剂对喷雾干燥烟气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J];动力工程;2001年03期

9 何运昭,刘林,罗卫玲;二氧化硫废气的治理方法[J];化工环保;2001年01期

10 罗永刚,李大骥;超细TiO_2 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彭继红;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王大虎;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蔡正茂;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赵铁珍;美国白蛾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9 孙富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孔令曦;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对策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友平;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综合评价及专家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陈裕兴;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D];清华大学;2005年

3 郭洪亮;华能曲阜电厂烟气脱硫项目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4 杨斌武;微波技术在活性炭烟气脱硫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尚慧;300MW机组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实时仿真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6 谭玉芳;碱吸收—微生物烟气脱硫硫酸盐厌氧还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朝晖;金属离子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8 张永;2×600MW机组烟气脱硫控制系统实现方案分析及工程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9 梅晟东;烟气脱硫产业及凯迪电力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宋家秋;山东里彦发电厂135MW机组烟气脱硫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93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893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5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