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以兰新铁路辐射带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07 19:14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以兰新铁路辐射带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空间分析法确定兰新铁路辐射带的辐射范围,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研究单元,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后发现:在兰新铁路辐射带内,兰州市市辖区、乌鲁木齐市市辖区、嘉峪关市、哈密市、阿拉善左旗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比其它地区高,甘肃段内区域经济差异较大,新疆段内区域经济差异较小;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可知,财政收入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市场规模、经济结构、工业化、虚拟变量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虚拟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回归系数最大,说明农村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区域投资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不明显。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一分局;
【关键词】经济差异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兰新铁路辐射带 成因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4077105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课题(20106203110002) 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团队项目(nwnu-kjcxgc-03-50) 西北师范大学学术科研资助金资助
【分类号】:F224;F127;F532
【正文快照】: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1]。作为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区域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表明,区域之间存在着扩散(涓滴)或极化(回波)效应,可以缩小或扩大区域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2 彭宝玉;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1期

3 李辉霞,刘淑珍,钟祥浩,张建国,王小丹;基于GIS的西藏自治区冻融侵蚀敏感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05年07期

4 周秀慧;王双全;;沿胶济铁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优势、问题及战略构想[J];人文地理;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明霞;;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定量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2 陈静,董春;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构想[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沈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趋同性——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4 张阿玲,黄伟,张晓华;地区经济差距根源的区际产业经贸关系实证研究——从我国地区间投入产出联结表试算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5年03期

5 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年05期

6 江小涓;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吸引外资:政策取向及其实效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7 张宗益;邹畅;;中国地区差距的时空演变特点及启示[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1期

8 朱孔来,刘善凤;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差距衡量指标体系及测算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3期

9 罗浩;地区差距变动的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1期

10 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景雷;孙景生;张寄阳;周祖昊;;基于ESDA和GIS的冬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李建华;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D];四川大学;2002年

5 吴永红;跨国公司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6 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魏勇;我国欠发达省域竞争力提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黄宏亮;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张思奇;中国行政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作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琼峰;中国人力资本区域迁移、空间配置与经济增长[D];湖南大学;2007年

2 朱金玲;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3 张芳;嘉兴与苏锡常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4 罗仁福;中国地区福利水平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5 张辉鑫;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周玉翠;湖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勇;论西部大开发与我国扩大内需[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8 胡兵;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林金开;论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调整[D];湖南大学;2003年

10 李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地区配置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栋,王绍令;试论中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带的划分[J];冰川冻土;1982年02期

2 俞路;蒋元涛;;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基于全国与三大都市圈的对比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3 田成诗,盖美;中国地区劳动生产率的空间统计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仇方道,朱传耿,单勇兵;江苏省县域综合实力评价及区域分异特征[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5 樊新生,李小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2期

6 张文尝;工业波沿交通经济带扩散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7 胡良民,苗长虹,乔家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8 魏也华,马润潮;我国基本建设投资区域分布的变化[J];地理科学;1994年01期

9 赵令勋,曹勇;区域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的作用——以1973~1988年我国九省市国营工业为例[J];地理科学;1995年01期

10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居林;;网络型产业异质业务间质量战略博弈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锐;王俭;;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性研究:1995~2004年[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小飞;经济趋同与空间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李昌兴;浙江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芦丹;基于城市差异系数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以兰新铁路辐射带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91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9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