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8 07:44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方法:运用SBM效率模型和全局Malmqusi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采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其空间分异程度及来源,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其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且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中国服务业绿色TFP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超变密度是其空间分异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地区内分异;地区间分异的贡献率最低。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更多是各驱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交互作用的程度要大于单驱动因素的作用程度。研究创新:将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拓展至服务业领域,全面揭示中国服务业绿色TFP增长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研究价值:本文对于提升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地区间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现状,推动服务业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37(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中国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中国服务业绿色TFP增长基尼系数变动及贡献率(VRS)

基尼系数,服务业,绿色


表4 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全国及区域服务业绿色TFP的基尼系数及贡献率 年份 全国基尼系数 地区内基尼系数 地区间基尼系数 贡献率(%)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中 东-西 中-西 区域内 区域间 超变密度 2001 0.046 0.040 0.031 0.057 0.047 0.050 0.038 33.23 26.36 40.41 2002 0.031 0.023 0.039 0.022 0.024 0.032 0.033 32.19 26.72 41.09 2003 0.082 0.190 0.028 0.022 0.111 0.027 0.108 26.59 52.44 20.97 2004 0.040 0.036 0.023 0.061 0.039 0.030 0.048 30.73 30.66 38.61 2005 0.056 0.040 0.050 0.077 0.057 0.046 0.063 31.33 22.80 45.87 2006 0.027 0.032 0.021 0.020 0.029 0.028 0.023 31.84 25.38 42.78 2007 0.017 0.024 0.008 0.016 0.012 0.017 0.021 32.03 17.65 50.32 2008 0.019 0.008 0.024 0.023 0.016 0.017 0.024 31.22 9.06 59.73 2009 0.017 0.009 0.023 0.013 0.012 0.017 0.019 31.11 23.71 45.18 2010 0.026 0.015 0.023 0.020 0.026 0.024 0.023 25.01 61.52 13.47 2011 0.034 0.047 0.025 0.017 0.038 0.038 0.023 32.16 31.89 35.95 2012 0.021 0.035 0.010 0.013 0.012 0.023 0.026 33.08 15.44 51.48 2013 0.038 0.024 0.017 0.062 0.023 0.045 0.044 32.83 29.16 38.01 2014 0.043 0.078 0.016 0.011 0.017 0.052 0.053 32.11 27.17 40.72 2015 0.034 0.051 0.013 0.017 0.038 0.041 0.017 30.07 48.46 21.47 2016 0.042 0.066 0.016 0.019 0.051 0.049 0.019 31.22 43.41 25.37 2017 0.076 0.084 0.097 0.029 0.098 0.070 0.056 30.23 22.94 46.83 均值 0.038 0.047 0.027 0.029 0.038 0.036 0.037 30.99 30.28 38.73从表4和图2(b)部分的中国服务业绿色TFP区域间基尼系数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之间的空间分异程度最大(样本期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地区间基尼系数均值为0.038),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空间分异程度次之(样本期间中部和西部的地区间基尼系数均值为0.037),东部和西部之间的空间分异程度最小(样本期间东部和西部的地区间基尼系数均值为0.036)。从变动趋势来看,在整个考察期内东部和中部、东部和西部、中部和西部之间服务业绿色TFP的空间分异程度均呈现扩大趋势,其中东部和中部间的基尼系数上升幅度最大(地区间基尼系数从2001年的0.047上升到了2017年的0.098),东部和西部间的基尼系数上升幅度次之(地区间基尼系数从2001年的0.050上升到了2017年的0.070),中部和西部间的基尼系数上升幅度最小(地区间基尼系数从2001年的0.038上升到了2017年的0.056)。

服务业,绿色,规模报酬,空间


图4反映了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从单独作用来看,在整个样本期内,环境规制水平对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单独驱动作用最大(影响程度为0.143),能源消费强度对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单独驱动作用最小(影响程度为0.102)。将样本期进行划分后,可以看出“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程度为0.109),“十一五”时期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主要是行业结构(影响程度为0.226),“十二五”时期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主要是环境规制水平(影响程度为0.183)。从交互作用来看,在整个样本期内,贸易开放度和环境规制水平对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影响程度均为0.55),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对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影响作用最小(影响程度为0.40),其他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程度均在0.4以上。具体到各时期的交互作用来看,“十五”时期,贸易开放度和环境规制水平对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影响程度为0.53),行业结构和环境规制水平对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影响作用最小(影响程度为0.33);“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规制水平对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影响程度为0.67),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度对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影响作用最小(影响程度为0.44);“十二五”时期,行业结构和环境规制水平对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影响程度为0.72),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对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影响作用最小(影响程度为0.27)。图4 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中国服务业绿色TFP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缩小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差距?[J]. 李华,董艳玲.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07)
[2]“一带一路”沿线四大区域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溢出效应研究[J]. 何昭丽,王松茂.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06)
[3]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J]. 李金铠,马静静,魏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06)
[4]环境规制、治理转型对绿色竞争力提升的复合效应——基于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J]. 杜龙政,赵云辉,陶克涛,林伟芬.  经济研究. 2019(10)
[5]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J]. 杨骞,王珏,李超,刘鑫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10)
[6]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高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9)
[7]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差异与随机收敛[J]. 刘帅.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9)
[8]京津冀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韩英,马立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6)
[9]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动力源泉——基于动能解构视角的研究[J]. 杨晨,原小能.  财贸经济. 2019(05)
[10]“诅咒”还是“福音”:资源丰裕程度如何影响中国绿色经济增长?[J]. 李江龙,徐斌.  经济研究. 2018(09)



本文编号:3399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399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