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不同集聚类型与中部地区新企业动态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08 21:52
  从企业进入、生存等视角研究中部地区1999—2007年新企业动态的时空特征,并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不同集聚类型与新企业动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湖北、安徽的新企业进入规模较大,江西、河南提升明显,劳动和资本密集型新企业的空间特点相似,技术密集型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1999—2007年,制造业以及不同密集型新企业的平均存活率均有较大提升,其中,河南在1999年的新企业存活率明显更高,但山西、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在2007年的存活率明显提高。②不同集聚类型均有利于新企业进入和存活,但多样性和相关多样性集聚的正向影响比专业化集聚大。从不同产业类型看,专业化、多样性和相关多样性对技术密集型新企业进入的正向影响比非技术密集型新企业大,且相关多样性集聚更有利于技术密集型新企业的存活。③中部地区在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禀赋条件引入新产业,提高区域产业多样性水平,同时应基于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加强对新进企业的甄选,重点引进与本地技术相关度较高的产业。对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新企业,要更加重视产业多样性、技术关联对企业进入与存活的作用。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理论框架
    1.1 专业化、多样性与新企业动态
    1.2 相关多样性与新企业动态
    1.3 集聚经济与新企业动态关系的产业异质性
2 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
    2.1 不同集聚类型
    2.2 新企业动态
    2.3 数据来源
3 中部地区的新企业动态特征
    3.1 新企业进入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新企业生存的空间分布特征
4 不同集聚类型与新企业动态的计量关系分析
    4.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4.2 集聚经济与新企业动态的计量分析结果——整体视角
    4.3 集聚经济与新企业动态的计量分析结果——分产业视角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造业重构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转向[J]. 朱晟君,王翀.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7)
[2]中国新企业成立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以金属制品业为例[J]. 史进,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3]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升级[J]. 阳立高,龚世豪,王铂,晁自胜.  中国软科学. 2018(01)
[4]组织印记、生态位与新创企业成长——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的质性研究[J]. 梁强,邹立凯,宋丽红,李新春,王博.  管理世界. 2017(06)
[5]相关多样化、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重化工业企业动态[J]. 黎斌,贺灿飞,周沂.  经济地理. 2016(06)
[6]技术关联与城市产业增长研究[J]. 刘鑫,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6(04)
[7]可达性、集聚和新建企业选址——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J]. 周浩,余壮雄,杨铮.  经济学(季刊). 2015(04)
[8]企业空间动态研究进展[J]. 史进,贺灿飞.  地理科学进展. 2014(10)
[9]FDI、出口开放与中国省区产业增长[J]. 文东伟.  金融研究. 2013(06)
[10]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薄文广.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1)



本文编号:3714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714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