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山东

发布时间:2022-12-22 23:05
  文化产业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以其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等优势脱颖而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和人文资源,如何将文化资源产业化形成经济和产业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蓝黄两区”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特征、优势、潜力大小、文化产业状况,提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该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介绍与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相关的理论基础。从介绍文化资源的内涵切入,分析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然后介绍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了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的基础与优势。首先,收集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产业化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参照国家旅游分类方法(GB/T18972-2003),将山东省“蓝黄...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文化资源研究
        1.2.2 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
        1.2.3 山东省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文化资源内涵、特征
    2.2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2.3 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4 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2.4.1 公共物品理论
        2.4.2 比较优势理论
        2.4.3 产业集聚理论
        2.4.4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3.1 山东省“蓝黄两区”由来及研究范围界定
    3.2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分类及特征
        3.2.1 文化资源分类
        3.2.2 文化资源的特征
    3.3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3.3.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化发展状况
        3.3.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化发展状况
    3.4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优势分析
4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4.1 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1.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4 数据来源及指标量化处理
    4.2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方法确立
        4.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 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构建
        4.2.3 开发潜力评价标准确立
    4.3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4.3.1 文化资源开发潜力总体评价
        4.3.2 七大类文化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5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5.1 总体思路
    5.2 基本原则
        5.2.1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5.2.2 互动发展原则
        5.2.3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5.2.4 发挥优势,突出重点
        5.2.5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
    5.3 发展重点
        5.3.1 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5.3.2 文化品牌发展重点
        5.3.3 文化产业布局重点
        5.3.4 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企业发展重点
6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整合资源,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6.1.1 建立“蓝黄两区”联动机制,促进文化资源跨区域整合
        6.1.2 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确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6.2 推动“文化+”模式,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6.2.1 树立“文化+”理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6.2.2“文化+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华丽转身”
        6.2.3“文化+创意”推动文化产业“高端化”
    6.3 提升品牌竞争力,打造“蓝黄两区”标志性文化品牌
        6.3.1 突出“蓝黄”文化特色,走精品化路线
        6.3.2 拓展宣传渠道,加强特色文化品牌推广
    6.4 加强“蓝区”与“黄区”融合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6.4.1 加大“蓝黄两区”重点文化产业扶持和优惠力度
        6.4.2 加快“蓝黄两区”文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6.4.3 以“互联网+”为契机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6.5 改善园区发展环境,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6.5.1 拓展文化产业园区企业投融资渠道
        6.5.2 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6.5.3 完善人才体制机制
7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山东省“蓝黄两区”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分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孝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价值及基本思路——以孝感市为例[J]. 彭桂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01)
[2]沂蒙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 徐莹.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5(07)
[3]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研究[J]. 李振民,邹宏霞,易倩倩,周琴.  经济地理. 2015(06)
[4]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评价[J]. 崔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06)
[5]文化企业视角下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及检验[J]. 林明华,杨永忠,陈一君.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3)
[6]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源特质与文化产业发展[J]. 李硕雅.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7]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J]. 张凤玲,岑磊,王铁.  企业经济. 2014(11)
[8]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 蒋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9]基于AHP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福建长泰山重村为例[J]. 唐黎,刘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11)
[10]基于多层次灰色方法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以巴中南阳森林公园为例[J]. 景志慧,张隧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博士论文
[1]江西文化旅游研究[D]. 周叶.武汉大学 2014
[2]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 陈雅岚.江西财经大学 2013
[3]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修远.吉林大学 2012
[4]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张仁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
[5]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 冯卫英.南京农业大学 2011
[6]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 侯兵.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 刘昂.山东大学 2010
[8]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 王颖.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莱芜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D]. 王文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4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战略研究[D]. 程丽.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枣庄市旅游资源评价及空间结构分析[D]. 翟丛丛.聊城大学 2014
[4]山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王锐.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文化资源评价及保护研究[D]. 谢江沛.重庆师范大学 2013
[6]我国佛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伍亮亮.中南大学 2013
[7]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赵华.天津大学 2012
[8]张家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D]. 欧林.湖南师范大学 2012
[9]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环境胁迫分析与评价[D]. 徐娜.新疆大学 2012
[10]唐十八陵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D]. 张仙丽.长安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24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724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