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挥发酚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4 09:13
  酚类为原生质毒,属高毒物质。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和不挥发酚。挥发酚通常是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通常属-元酚,挥发酚毒性大,对水体有严重的污染性。目前,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法等,很难将其彻底去除。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能彻底破坏有机污染物结构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它能够对许多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有机废水进行有效彻底的处理,较之其他废水处理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以难生化降解的含酚焦化废水的处理为背景,对废水中挥发酚的超临界水氧化分解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希望通过该实验可以推动超临界水氧化法在包括焦化废水在内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广阔应用。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对焦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危害以及其处理现状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基本阐述,并详细介绍了超临界水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对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做了全面阐述,而后分析说明了含酚废水的研究现状。 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建的一套超临界水氧化连续实验装置的设计制造及系统运行,并具体说明了所进行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条件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该实验以太原市某焦化厂的焦化废...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焦化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及危害
        2.1.1 焦化废水的来源
        2.1.2 焦化废水水质特点
        2.1.3 焦化废水的危害
    2.2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及处理方法概述
        2.2.1 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2.2.2 焦化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2.3 超临界水的性质
        2.3.1 密度
        2.3.2 氢键
        2.3.3 介电常数
        2.3.4 电离度
        2.3.5 溶解度
        2.3.6 粘度
        2.3.7 扩散系数
    2.4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2.4.1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概述
        2.4.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优点
        2.4.3 超临界水氧化机理研究
        2.4.4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工业应用
        2.4.5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 含酚废水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实验系统与研究方法
    3.1 超临界水氧化连续实验装置的设计制造
        3.1.1 进料系统
        3.1.2 预热器
        3.1.3 反应器
        3.1.4 气液分离器
        3.1.5 盐分离器
        3.1.6 冷却及减压系统
        3.1.7 其他辅助部件
    3.2 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实验装置流程与系统运行
        3.2.1 实验装置流程
        3.2.2 系统运行
    3.3 实验所需仪器与试剂
        3.3.1 实验仪器
        3.3.2 实验试剂
    3.4 实验具体步骤
        3.4.1 配制实验用水
        3.4.2 预蒸馏
        3.4.3 显色
        3.4.4 吸光度测定
        3.4.5 空白实验
        3.4.6 校准
        3.4.7 结果计算
    3.5 实验条件控制
第四章 挥发酚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结果及降解路径分析
    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1 温度的影响
        4.1.2 压力的影响
        4.1.3 过氧倍数的影响
        4.1.4 停留时间的影响
        4.1.5 正交实验
        4.1.6 实验结果讨论
    4.2 适宜工艺条件的确定
        4.2.1 确定原则
        4.2.2 实验结果
    4.3 挥发酚降解路径分析
        4.3.1 挥发酚降解产物的分析
        4.3.2 挥发酚氧化降解路径推测
    4.4 小结
第五章 超临界水氧化工艺处理有机工业废水的技术经济分析
    5.1 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5.2 提高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超临界水氧化过程的能源环境系统设计[J]. 廖传华,李永生.  环境工程学报. 2009(12)
[2]混凝吸附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J]. 金文杰,左宇,于群.  环境工程. 2009(01)
[3]焦化废水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过程解析[J]. 胡记杰,肖俊霞,任源,谭展机,吴超飞,韦朝海.  环境科学. 2008(06)
[4]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J]. 李宏昌,瞿春艳,于佳欢,王宏山.  煤炭技术. 2008(06)
[5]膜分离技术在小型电镀园区水回用中的应用[J]. 陈菊芬,吴遵义,楼亚男,罗伟锋.  水处理技术. 2008(06)
[6]树脂吸附法处理二氯吡啶酸生产废水[J]. 陈火林,张家泉,卢俊彩,谢家理,蒋丽丽,游秀娟,李立峰.  工业水处理. 2008(02)
[7]华北地区微污染水的气浮和沉淀工艺处理[J]. 刘善培,王启山,樊雪红,耿天甲,韩宏大,吴立波.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01)
[8]焦化废水在超临界水中的催化氧化研究[J]. 陈新宇,董秀芹,张敏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7(06)
[9]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及其机理[J]. 张小璇,任源,韦朝海,陈金贵.  环境科学学报. 2007(07)
[10]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综述[J]. 吕后鲁,刘德启.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6(04)

硕士论文
[1]Fenton试剂氧化—混凝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D]. 陈根荣.安徽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25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725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