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07 14:13

  本文关键词:关于股票发行定价的计量经济模型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6年

国有商业银行股票首发(IPO)的定价研究

王英晓  

【摘要】:本文研究了IPO(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中的定价问题。首先,阐明了造成股票抑价的主要原因是股票定价问题和与之配套的股票的发行制度问题。其次,在总结分析各种股票定价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套利定价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其因素的合理构成,构建了一种股票发行的参考定价模型。之后,用中国建设银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并与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股票市场的发行价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中国建设银行股票首发定价的合理性。同时,引用交通银行的股票定价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从而探讨在相似条件下所建立的定价模型是否有效,为以后国有商业银行IPO上市的股票定价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最后就与股票定价配套的发行制度问题根据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现状,提出一些发展与完善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3
  • 英文摘要3-5
  • 第一章 引言5-12
  • 1.1 选题的意义5-6
  • 1.2 股票发行的定价合理与否对避免IPO抑价至关重要6
  • 1.3 文献综述6-12
  • 1.3.1 IPO的问题及其抑价现状6-7
  • 1.3.2 国内外对IPO抑价原因的分析7-12
  • 第二章 首发股票(IPO)的定价方法选择12-16
  • 2.1 股票30磅定价方法的比较12-14
  • 2.2 确立套利定价理论为股票定价的基础14-16
  • 第三章 定价模型的建立16-19
  • 3.1 套利定价模型因素的确定方法16-17
  • 3.2 套利定价模型因素的确定17-19
  • 第四章 实证分析19-33
  • 4.1 建设银行的情况分析19-20
  • 4.2 各因素敏感度b~j的求取过程20-25
  • 4.3 对建设银行股票定价的合理性进行分析25-33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参考性建议33-38
  • 5.1 研究结论33-34
  • 5.2 对国内市场发行制度的参考性建议34-38
  • 5.2.1 我国IPO发行体制的变迁34-35
  • 5.2.2 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发行体制的几点参考性建议35-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屹山,卢世春;对股票发行定价问题的探讨[J];财贸经济;1999年12期

    2 陈远明;关于股票发行定价的计量经济模型探讨[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张宝春;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模型的应用比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谢升峰;IPO抑价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李斌,刘端;从均衡形成过程比较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6 于栋;股票IPO理论研究新进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夏新平,占卫华;原始股东持股比例对IPO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长期投资回报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9 陈文雅;商业银行海外上市首战告捷——交通银行香港IPO受热捧[J];中国金融家;2005年07期

    10 刘霖,秦宛顺;中国股票市场套利定价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皮星;我国A股市场IPO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2 张曼;IPO抑价的相关理论与国内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莉;;IPO新股询价制对电力行业股票收益率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府亚军,黄海南,张友略;IPO询价制度的问题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李国建;杨毅恒;;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风险投资评价模型[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白彦壮,杜俊涛;IPO抑价与新股非系统风险研究——对市场反馈假说的检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周焯华,王冬梅;新股发行定价的聚类分析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3期

    6 陈春,陈永;加入WTO后银行客户的竞争及其发展战略[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7 陆伟国;陆雪萍;;上证A股投资价值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2期

    8 谢甫成;;试论证券投资者利益的保护[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9 王珍;;基于IPO长期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A股的证据[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10 夏颉;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薛智胜;古正宇;;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完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林茂;杨丹;;新股长期表现计量方法的比较分析——基于我国IPO样本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王磊彬;;中国企业IPO到底给投资者带来什么?——长期市场反应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敏;瞿其春;;IPO定价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军;吴冲锋;;金融资产定价异常现象研究综述及其对新资产定价理论的启示[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彦敏;中国公司交叉上市IPO及其后价格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刘奕洵;风险投资的IPO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兴伟;中国创业板公司IPO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韩录;基于资本成本的我国企业股东利益保护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徐洁;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谭英双;模糊环境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郭敏欣;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路竞竞;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评价及投资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王磊彬;多次融资、长期市场反应与公司特征[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宋书彬;中国IPO市场承销商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婷;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关键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基于实物期权的资本预算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倩;C2C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旭东;基于多因素模型的农业银行IPO定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媛媛;中国工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门彦顺;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帅领;基于实物期权的创业投资决策方法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栾雪;无锡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影响因素及股票价格表现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李菁;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舟佳;IPO询价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辉,彭扶民,张琴;新股发行定价与股票市场非均衡[J];财经科学;2000年03期

    2 朱南,卓贤;对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4年02期

    3 田华,宋耀;新股上网定价发行模型的建立和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1期

    4 曾爱青;我国上市公司制度探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2期

    5 张屹山,卢世春;对股票发行定价问题的探讨[J];财贸经济;1999年12期

    6 陈远明;关于股票发行定价的计量经济模型探讨[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董秀良,高飞;股票发行定价制度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2年05期

    8 徐文燕,武康平;承销商托市对新股初始回报的影响——对上海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9 杨丹,王莉;中国新股发行抑价:一个假说的检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孔爱国,李哲;IPO定价的信号模型:信息披露机制有效性检验(1992-2002)[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昭志;;投资者博弈对新股发行抑价率影响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8期

    2 顾昱;郑淑华;刘嘉炜;;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6期

    3 曾德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4 蒋顺才;胡国柳;邓鑫;;中国A股IPO抑价率很高的一个新证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龚睿;吴岚;;IPO均衡定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求索;2008年09期

    6 徐的炉;邵俊岗;;2009年度中国股市IPO抑价实证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斯映红;;股权结构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8 符钧;;中国国有银行IPO定价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年27期

    9 耿照源;黄嘉蔚;;我国IPO抑价问题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8期

    10 朱静;;我国创业板IPO高抑价原因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铮;李邈;;创投持股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储一昀;仓勇涛;;分析师预测的价格可信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IPO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4 应益荣;上官甜;邢凯;;创业板风险度量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郝玉贵;危宝云;;审计师声誉对IPO折价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德春;林剑乔;;发行体制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邹健;[N];证券时报;2004年

    2 屠海燕;[N];证券日报;2004年

    3 杨兴云;[N];经济观察报;2004年

    4 九鼎德盛 肖玉航;[N];证券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姜楠;[N];证券日报;2006年

    6 记者 唐玮;[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莫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张宗新;[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张宗新;[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周翀;[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清;市场分割条件下股票价格差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孙自愿;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黄方亮;价格发现与股票IPO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高学哲;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5 何君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张弛;中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毕子男;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岳琴;中国创业板市场IPO的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邱冬阳;发行中介声誉、IPO抑价及滞后效应[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欧辉生;上市公司股票增加发行定价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钰;保荐代表人的工作经验能否有效降低IPO抑价?[D];厦门大学;2014年

    2 解静;基于行为金融学分析股票市场IPO抑价[D];兰州大学;2014年

    3 史承;创业板新股锁定期的IPO抑价因素探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4 陈璐;我国IPO定价效率与抑价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5 石磊;数据挖掘在金融业中的应用以IPO抑价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胡建茹;我国创业板企业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肖建洋;我国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股票市场IPO抑价比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8 张长健;创业板抑价发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冠;新股发行制度深化改革后我国IPO抑价成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戴福林;股东构成与创业板IPO抑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股票发行定价的计量经济模型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87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