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我国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17 14:18

  本文关键词:Copula——一个新的计量经济工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2013年

我国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对比分析

张虎  鲁鸽  

【摘要】:本文运用CoVaR方法及分位数回归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与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用风险暴露度和风险贡献度衡量了不同方向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首先,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与市场间都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暴露度高于传统产业的风险暴露度,而对系统风险的边际贡献度低于后者;其次,极端风险具有更大的溢出效应;再次,无条件风险价值和换手率对风险暴露度和风险贡献度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而且股票换手率越高,其风险暴露度和风险贡献度就越高;最后,由虚拟变量模型的分析结果发现,在换手率对风险溢出效应的边际影响上,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单位】:
【分类号】:F276.44;F121.3;F224
【正文快照】:

4.1.1引言美国次贷危机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迅速蔓延及最终导致的全球性金融 危机,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在金融危机期间,某一金融机构的损失会迅速在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蔓延,进而威胁到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福座;;基于CoVaR方法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2 高国华;潘英丽;;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动态CoVaR方法的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3 王永巧;胡浩;;基于时变参数Copula的ΔCoVaR度量技术[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孟飞;张晓岚;;中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估计:模型与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郭卫东;;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价值及溢出——基于CoVaR方法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盖曦;乔龙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J];长沙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4 袁曦;陈长权;石德金;;基于GARCH-Copula-CoVar方法的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年01期

5 白雪梅;石大龙;;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度量[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6期

6 周强;杨柳勇;;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市场模型法还是指标法[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9期

7 王璐;童中文;;风险相关性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J];金融论坛;2014年11期

8 宋清华;姜玉东;;中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MES方法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6期

9 沈悦;戴士伟;罗希;;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6期

10 鄢俊华;罗春蓉;刘轶;;基于边际效应的银行个体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鸿灿;刘通;张培园;;保险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AR-GARCH-CoVaR模型[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王明亮;何建敏;李守伟;刘婷;;基于拆借偏好的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苏梅;我国上市银行间相关性及风险溢出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王振磊;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3 韦文彬;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王飞;基于时变混合Copula模型的市场间极端风险溢出度量[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章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丛盼盼;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7 胡浩;基于时变参数Copula的ΔCoVaR度量技术[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程丽娟;基于CoVaR方法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孙文婷;中国内地与香港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测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胡晓红;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福座;;基于CoVaR方法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2 谢福座;;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的风险溢出测度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3 张强;冯超;;金融危机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测算[J];上海金融;2010年12期

4 吴吉林;张二华;;次贷危机、市场风险与股市间相依性[J];世界经济;2010年03期

5 张瑞锋;;金融市场协同波动溢出分析及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6 吴建南;马伟;;估计极端行为模型:分位数回归方法及其实现与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5期

7 谭治国;蔡乙萍;;分位数回归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年17期

8 万军;谢敏;熊正德;;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18期

9 苏瑜;万宇艳;;分位数回归的思想与简单应用[J];统计教育;2009年10期

10 韩明;Copula——一个新的计量经济工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欣欣向荣的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02期

2 阎长明;回国创业大有可为──记欧美同学在北京第四届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上[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年06期

3 苗俊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2年01期

4 魏玖长;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与定位[J];安徽科技;2003年08期

5 黄璐,杨继瑞;试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化结构调整——结构问题与调整思路[J];生产力研究;2003年01期

6 李建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增强城市综合实力[J];决策探索;2005年05期

7 董晓霞;依托高新技术产业 提升武汉城市竞争力[J];中国高新区;2005年04期

8 吴敏;李丹;;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贡献度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4期

9 杜伟;;甘肃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年03期

10 ;国家计委确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思路[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段婕;;城市化与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德春;张长征;华坚;;金融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段瑞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汪曲;李燕萍;;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实证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德春;张长征;林丽;;产业集聚、金融发展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白雪飞;薛冬梅;;我国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水平综合评价[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虎;鲁鸽;;我国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对比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8 李勇辉;谭聪;;中国国有与非国有高新技术产业动态效率比较——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王缉慈;;略论成功的开发区对旧城人口的吸引作用——以淄博市为例[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孙自豪 通讯员 郭洁 余菁;[N];洛阳日报;2009年

2 魏建军 李炳平 张旭东;[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闫佳;[N];乐山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芳滨;[N];青岛日报;2006年

5 马哲;[N];中国工商报;2009年

6 张光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记者 孙娜 通讯员 张薇 实习生 汤季;[N];徐州日报;2009年

8 王志民 本报记者 赵桂梅 王超;[N];锦州日报;2006年

9 陈家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10 记者 李禾;[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艺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夏喜全;公共财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法与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崔大树;区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沙新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华;新疆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2 徐高攀;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龚道大;高新技术产业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曾山;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6 李世雄;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卫东;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徐明凯;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及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9 陈楚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量化模型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岳良运;高新技术产业安全评价及其维护对策[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Copula——一个新的计量经济工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6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96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e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