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港口物流竞争力 TOPSIS 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 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港口逐渐成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节点,成为资源国际流通的重要驿站和地区经济的重要拉动力。港口已由传统意义上的配送和运输功能向多功能化和附加值化的方向发展,已由货物和旅客聚散地转变成为资本、人才、信息等社会经济活动的汇集点。当前,港口无序过度竞争导致了资源浪费,定位不清,信息不畅等问题。港口只有实现经济性和社会性良好的统一,才能保证自身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港口物流竞争力高低越来越引起关注。研究港口物流竞争力已经是实现港口城市发展战略,港口功能不断扩展,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必然要求。港口物流竞争力已成为一市、一地区乃至一国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港口与天津港、辽东半岛港口群、山东半岛港口群各港口相邻,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各港口经济腹地都交叉重合。它们面临地竞争环境复杂多变,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三大港口既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点、连接陆域和海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又是临港城市产业布局重要依托和物流平台,对发展外向型经济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只有明确唐山港、秦皇岛港和黄骅港口在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优劣势,准确客观定位,扬长避短,才能吸引环渤海地区乃至国内外丰富的资金流、信息流、信息流来促进河北省经济。因此,研究港口物流竞争力已经成为关系其本身生存发展和区域核心竞争力高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成几部分进行阐述,首先明确本文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研究框架、创新点。归纳了国内外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相关研究,并且对相关研究观点进行了简单述评。并且从理论研究、定性分析、实证分析三个方面对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依次研究,最后提出了参考建议,结论与展望。在理论研究部分,详述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明确了港口物流定义、港口物流运作系统、港口物流功能、港口物流特点、港口物流发展趋势等问题,构成本文的理论框架。在定性研究部分,主要通过从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传统港口物流业务规模雄厚;现代化港口物流业务发展快速;港口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港口物流产对腹地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港口物流促进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等多角度详述河北省港口物流发展基本概况,做了初步定性分析。在实证研究部分,选取1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构建了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TOPSIS熵值法数学模型对河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初步测评,借助层次分析法对测评结果进行一一补充和验证,确保测评结果的有效性与可信度。最终从腹地城市经济水平、港口城市经济结构、港口作业能力等方面说明河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依赖唐山港,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潜力巨大,整体港口物流竞争力对腹地经济和港口城市经济结构依赖性偏强,港口作业能力和港口硬件设施须改善,应该引起格外重视。在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明确港口定位,实现错位发展;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发挥港口群体系引领支撑作用;港口物流供应链服务集成商等针对性建议,希望企业和政府能够参考借鉴。
【关键词】:港口物流竞争力 TOPSIS 熵值法 层次分析法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52.7;F25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一、绪论13-25
- (一) 研究背景13-14
- (二) 研究意义14-15
- 1. 理论意义14
- 2. 实践意义14-15
- (三) 文献综述15-21
- 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观点述评19-21
-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1-23
- 1. 研究内容及框架21
- 2. 本文研究框架21-23
- 3.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23
- 4. 主要研究方法23
- (五) 研究创新点23-25
- 1. 新的评价体系23
- 2. 采用主客观相结合赋权法23-24
- 3. 新的研究视角24-25
- 二、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相关理论25-32
- (一) 港口物流相关理论25-29
- 1. 港口物流定义25-26
- 2. 港口物流运作系统26
- 3. 港口物流功能26-27
- 4. 港口物流特点27-28
- 5. 港口物流发展趋势28-29
- (二) 港口物流竞争力相关理论29-32
- 1. 港口竞争力29
- 2. 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内涵29-30
- 3. 港口物流竞争力和港口竞争力关系30-32
- 三、河北省港口物流发展概况32-44
- (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32-34
- (二) 传统港口物流业务规模雄厚34-35
- (三) 现代港口物流业务发展快速35-36
- (四) 港口基础设施比较完善36-40
- 1. 港口建设历史悠久36-37
- 2. 现代化港口设施逐步加强37
- 3. 港口泊位用途专业化37-38
- 4. 港口泊位业务类型多样化38-40
- (五) 港口物流产对腹地经济拉动作用明显40-42
- 1. 港口物流企业蓬勃发展40
- 2. 港口物流成为经济外向型化的“新桥梁”40-41
- 3. 港口物流对经济有着巨大拉动作用41
- 4 港口物流拉动临港产业新崛起41-42
- (六) 港口物流促进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完善42-44
- 四、河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实证研究44-59
- (一)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和设立原则44-45
- 1. 指标体系是测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基础44
- 2. 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特点44
- 3.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44-45
- (二)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45-48
- 1. 设计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45
- 2.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选定45-46
- 3. 三级指标的选定46-47
- 4.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体系47-48
- (三) 评价模型的选择48-50
- 1. 常用赋权方法48
- 2. 熵值法原理48-49
- 3. TOPSIS法的介绍49
- 4. 层次分析法49-50
- (四) 河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实证研究50-56
- 1. 基于TOPSIS熵值法评判模型的实证分析50-54
- 2.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测评对象的数据处理54-56
- (五) 港口物流竞争力测评结果的评估56
- (六) 港口物流竞争力测评结果56-59
- 1. 腹地经济活动测评结果56-57
- 2. 腹地经济结构测评结果57
- 3. 港口作业能力测评结果57
- 4. 港口基础设施测评结果57-58
- 5. 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测评58-59
- 五、提升河北港口物流竞争力对策建议59-68
- (一) 明确港口定位,,实现错位发展59-61
- 1. 准确把握河北港口在环渤海港口群中定位59
- 2. 三大港口明确自身定位59-61
- (二) 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61-63
- (三) 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63-65
- 1. 宏观经济政策63-64
- 2. 统筹协调机制64
- 3. 差异化发展目标64-65
- (四) 发挥港口群体系引领作用65-66
- 1. 加速推进港口资源整合65
- 2. 加快推动港口建设65-66
- 3. 着眼港口发展的质量与效益66
- (五) 打造港口物流供应链服务集成商66-68
- 1. 实现供应链服务集成商转型66
- 2. 产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66-67
- 3. 促进港口物流多元化发展67-68
- 六、结论与展望68-69
- (一) 结论68
- (二) 研究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4
- 附录74-79
- 后记79-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明惠;;基于AHP的TOPSIS法在铁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2 王晓蓉,于晓虹;熵值法及其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3 王晓玲;;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环渤海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2007年07期
4 萧凤来;河北省港口群在环渤海经济区的地位和作用[J];港口经济;2005年06期
5 俞海宏;葛洪磊;;浙江省港口体系吞吐量结构的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港口经济;2010年08期
6 李学工;任伟;;国外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特征及启示[J];港口科技;2007年02期
7 俞宏生;;构建港口服务供应链 提高港口物流效率[J];港口科技;2008年05期
8 张展辉;秦皇岛港集装箱运输及发展浅议[J];中国港口;2005年05期
9 徐萍;张宏波;;中国港口业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展望[J];中国港口;2006年07期
10 赵相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港口企业转变发展方式[J];中国港口;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黄骅港煤炭运输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海玲;京唐港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巫绪敏;环北部湾集装箱港口综合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汪曙光;环渤海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何鑫;我国主要港口物流竞争分析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焕成;烟台港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刘水国;我国港口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陈纪伟;青岛国际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9 韩斌;东北亚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10 李峰;河北沿海港口整合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1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651190.html